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文明追梦人!
2025-03-05 16:42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漫画:籍月昊

近日,在杭州某社区的“时间银行”里,退休教师王阿姨用教孩子写书法积攒的公益时长,兑换了大学生志愿者上门修理家电的服务。这种跨越代际的互助,与上海街头由外卖骑手自发组建的“城市闪电”救援队相互映照,勾勒出当代雷锋精神的生动图景。当善意流转从个体行为演变为系统机制,雷锋精神正成为一股力量,激活社会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

数字化浪潮重新定义了互助的时空边界。网络公益平台让山区孩子收到的每份午餐都带着捐赠者的温度,智能手环将独居老人的心跳数据转化为志愿者的行动指令,“云守护”计划通过物联网技术为留守儿童筑起安全屏障。这些创新实践揭示,雷锋精神正在与科技理性深度融合,从偶发的善意迸发进化为精准的文明算法。北京中关村程序员开发的“救在身边”APP,通过算法匹配5公里内的急救资源,已成功处置多起突发疾病事件,续写数字时代的“雷锋日记”。

这种转变在公共服务领域催生出制度性善意。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的老花镜与轮椅不再是临时工具,而是嵌入客运规程的标准配置;“小甜橙”志愿者培训体系与车站智慧系统数据共享,使重点旅客帮扶从经验判断转向精准预警。当北京南站母婴候车室的温奶器恒温在40℃,当高铁列车的无障碍设施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公共服务便实现了从情感驱动到专业精神的蜕变。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同样在重构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某快递企业设立“善意假”制度,允许员工带薪参与社会救援;共享单车企业组建“单车猎人”志愿队,将运维成本转化为城市共治资源。这些探索打破了利润与公益的二元对立,证明商业文明与雷锋精神可以同频共振。就像生物科技公司免费开放专利药品配方所揭示的,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正在重塑市场伦理的底层逻辑。

雷锋精神是值得每一个普通人学习和效仿的,也是每个人只要努力都可以效仿的,因为人人都可以挖掘生命中的普遍意义,并把这种普遍意义变成整体性的行动。当每个社会细胞都成为善意的发生器,便是对雷锋最深刻的纪念。这始于半个多世纪前的精神火种,依然在照亮文明前行的道路。(路兴兴)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