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京客运段担当值乘的紫金号G7670次列车里上演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2号车一名男性旅客突发疾病,意识不清晰。列车工作人员迅速响应,以冷静之姿、专业之能,在狭小的车厢过道里展开了一场“生死营救”,成功帮助旅客恢复意识,并在宣城站安排120接车,确保旅客得到进一步医疗救治。
在此次营救过程中,列车长的每一次按压,每一次人工呼吸,都传递着生的希望与力量。在这争分夺秒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对生命绝不轻言放弃的执着。
当意外突然降临,总有一种善意让人动容,总有一位英雄挺身而出,总有一种情感直击人心。且看在生命最后关头,用尽全力减速、刹车,用生命守护乘客的公交车司机宋质民;又看从十余米高桥一跃而下,救起落水女孩的杭州外卖小哥彭清林;再看放下考研备战,为病患捐献造血干细胞完成生命的接力赛的两名“00后”考生陈启源、索泽辉…那些感动着我们的人,可能平凡如你我,但他们身上却共同闪动着不凡的光芒。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实则是个人道德修养在瞬间的自然流露,他们未被功利心所驱使,未因外界的喧嚣而迷失,以纯粹之心行正义之事,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鲜活注脚。
我们也看到,列车长的挺身而出,并用所学急救知识迅速拯救生命的凡人善举。当然,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在特殊环境、特殊岗位上,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这或许也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生存技能。在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社会,不应仅有先进的医疗设施和专业的医护人员,更应让每一位公民都具备急救能力,让生命在每一个角落都能得到及时呵护。列车、商场、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皆是生命的舞台,也是意外的潜在发生地。当每个人都成为急救知识的传播者与践行者,在他人面临危难之际,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正确的急救救助,那爱与希望的种子将在社会的每一寸土地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和谐之花。这不仅能挽救生命,更能让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度与力量,增强人们对社会的信任与归属感。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投身于凡人善举的行列之中。无论是一个温暖的微笑、一次真诚的帮助,还是一句关切的问候,都可能成为他人生命中的一抹亮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块基石。
让我们以凡人善举为笔,以道德良心为墨,在时代的画卷上书写出属于我们的文明华章,共同构筑起一座巍峨耸立的社会文明高塔。(刘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