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乡土,传乡音,最是非遗暖人心。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共958人,江苏有49人(项目)入选。一项项增加的人物数字,一个个代表性的项目名称,折射出“苏韵大地”多元多彩的文化底色,讲述出经久不息的非遗文化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作为非遗大省,江苏聚力守望与传承,以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不断做实“非遗家底”,延续历史文脉。数据显示,江苏已有11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居全国之首,以走在前、作示范的昂扬姿态推动“非遗焕新”绽放新光彩。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在新媒体极具发展的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了江苏“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直播”等各种模式的迭起;见证了跨界南京“云锦”、咖啡惠山“泥人”、汉风马庄“香包”的新潮;见证了在央视《春晚等着你》节目上,“年画、面塑、糖画、雕刻、紫砂、花灯”别具苏式风味的“文化盛宴”;见证了首批60个省级非遗工坊,搭建起传承舞台,吸引着更多心怀传承和创新之志的年轻人投身于非遗事业;见证了品牌的塑造和推广,千年苏绣年产值近20亿元……以融入时代创造性地转化,不断让非遗“看得见、新起来、火起来”,不断“破圈出彩”,走出了特色性、创新性的发展之路。
“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作出的又一重要指示。非遗文化不仅要守得住传统、跟得上潮流,更要在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全员教育的参与中得到守护。要活用“江苏经验”,深入挖掘资源,持续推动“艺”的传承、“人”的培育,加大非遗文化传播力度,坚持在机制上谋突破、在科技上蓄动能、在传承上求创新,以知识进教材、传承上讲台、“传帮带”等多样之姿,讲好非遗故事,感悟好背后苦心匠作的文化魅力,培养出更多精彩丰满、鲜明个性的非遗形象,让非遗文化“走进”百姓家,提高人民对非遗的认同感、参与感,为人民幸福生活“添薪加柴”,持续讲好“苏韵”非遗文化故事,焕发文化魅力。
守正创新,方能开辟未来。如今,历史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世界的浪潮中竞相绽放,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将持续擦亮这张文化“招牌”亮眼名片,与时俱进,使其绽放出更加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