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内容为“男子要女孩微信被拒后对其爸爸动手”的视频引起网友热议。8月13日,沈阳铁路公安局长春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该视频系抖音用户崔某编造杜撰,已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处500元罚款的处罚。崔某是拍摄了车厢内发生的一场口角后,将视频上传至社交平台,然后用旁白捏造虚假“故事情节”。
套用《双城记》的名句,对自媒体运营来说,最好的时代可能也是“最坏”的时代。好,是因为门槛低,人人皆可做博主,只要有一部手机,注册一个帐号。坏,也是因为门槛低,良莠不齐,乱象渐生。
有人编故事制造冲突或卖惨,什么“江西女友索要1888万元彩礼”,什么“安徽女子被前夫家暴”,什么“女骑手深夜送餐电动车被盗”。这些故事,杂糅了社会中各种热点事件中的吸睛元素,表演也相当质朴,不去拍电影都可惜了。
有人专门以制造谣言吸引流量,所谓“在‘中国人民银行’App上存款任意金额,每日利息2%”,所谓“印度出兵缅北解救人质”“美国号召国际刑警组织打击缅北诈骗团伙”,从国内编到国际。
有人翻出N年前的旧闻,掐头去尾,略去时间,经过剪辑包装后,再次掀起舆论风暴。原本以为事过境迁,谁知居然还能“借尸还魂”。
有人专门蹭热点,全红蝉拿了冠军就堵人家家门,淄博卖鸭脖的小哥受欢迎,就用镜头对着人家的一举一动,谁火骚扰谁。最可恨的是,连涿州洪灾中的救援与牺牲也成了直播狂欢的素材,他们面对镜头口沫横飞,像捧着蘸饱了血的馒头。
怎样让自媒体从野蛮生长向健康有序发展?7月10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平台的管理主体责任,到健全常态化制度机制,对“自媒体”作出了一系列有的放矢的规定,被称为“史上最严十三条”,凡是编造虚假信息、扰乱舆论秩序,都难逃监管的笼子,该处罚的处罚,该禁言的禁言,该封号的封号,若还想以非法“利器”博取流量,那必然是挣得越多,反噬越大。就如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那起经典案例:一个网络主播编故事卖惨带货,被判构成欺诈退一赔三。
自媒体谣言的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因素相互交织、彼此作用。因此,要减少谣言传播,并非只靠严罚。重塑自媒体生态,需要全链条发力。
从创作端来看,有的自媒体后面是机构,有的就是个人,知识层级非常分散,普遍欠缺真假鉴别和信息验证的能力,更不用说严格的编审流程和创作规范。从平台端来看,平台承担着管理之责,但平台自身又有着对流量与利益的天然冲动,何为“热搜”?如何上“榜”?哪个自媒体运营者能不研究平台算法呢。从受众端来看,算法既是对公众心理的巧妙迎合,同时也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心态。社交媒体的加速度,对传播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产生了无形压力,五秒内一个噱头,十秒内一个包袱,刺激的阈值越来越高,等待的耐心越来越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需要放下手机认真思考:恶龙,究竟是如何投喂出来的?
加强自媒体管理,势在必行。网络平台作为信息内容管理第一责任人,在通过技术手段识别虚假信息的同时,要严格对照《通知》中“强化资质认证展示”“规范信息来源标注”“加大对‘自媒体’所属MCN机构管理力度”“强化典型案例处置曝光”等工作要求抓好贯彻落实,守住底线、不踩红线。
面对自媒体的乱象,提升社会整体的媒介素养,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每一次转发点赞和评论之前,请让子弹多飞几秒,看看信源是否可靠,尽量从不同的信源来验证信息真伪,学习常见的谣言传播手法和特征,对极化的、夸张的表达保持警惕,以及主动分享权威且真实信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真相。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网络环境中,我们都不是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