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谨防陷入“话语陷阱”
2023-12-22 15:11: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1
听新闻

从一张图编出来的虚假新闻、按剧本摆拍的造假视频,欺骗了公众情感,恶化了网络生态。随着国家对自媒体乱象整治力度的加大,以及人民群众鉴别思考能力的提高,明显“一眼假”的话题注定失去市场。然而,有些话题基于部分事实,夹带扭曲观点,在引发舆论热议时,极易把讨论方向带偏,这种“话语陷阱”不得不防。

有的“话语陷阱”,隐藏在对立情绪之下。在全社会愈加重视安静权的背景下,如何看待高铁、飞机上喧哗吵闹的儿童,时常引发观点交锋。旅客希望带娃家长管好自己的孩子,宝爸宝妈呼唤社会对儿童更加友好,这些观点讨论只要保持客观理性,就是有益的。但这类话题常常被打上“厌童症”的标签,在热议中逐渐变了味。有人“对号入座”自认“厌童”,有自媒体“思维发散”说年轻人普遍“厌童”,有平台“密集推送”炮制全社会“厌童”的假象……未经任何科学研究,没有调研与统计支撑,全然不顾人们只反感密闭空间里儿童吵闹这一特定行为,“厌童症”这一以偏概全的概念,在流量狂欢中混淆视听,挑起对立。

“话语陷阱”层出不穷,触发“陷阱”的“机关”也五花八门。比如利用代沟,拿青年的成长困惑和兴趣爱好说事儿,试图证明当代青年是“垮掉的一代”——尽管事实一再证明中国青年从未让人民失望。又如过度解读,把人们消费偏好的正常变化说成是“低欲望社会”的到来——哪怕这个“进口”概念在中国根本水土不服。

“话语陷阱”的种类不一而足,但其套路是相对固定的:先找到一个基本的事实,再找到与之关联的情绪“引爆点”,最后在技巧包装下偷换概念,等待流量的“陷落”。与一般的假新闻不同,“话语陷阱”有事实作为依托,很难让人“一笑了之”;片面、极端的观点经过精心掩饰,又往往令人难以察觉。这些“话语陷阱”一旦上了热搜、裹挟了流量,对思想的危害是巨大的,轻则传播负面情绪,重则煽动社会对立,甚至影响公共管理与决策。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环境下,舆论不能被“话语陷阱”牵着鼻子走,如何防范、治理“话语陷阱”,是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必修课。应看到,人民群众希望主流媒体为网络争鸣一锤定音,就好似在喧闹的火车站,人们会主动竖起耳朵倾听车站广播一样。主流媒体担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应及时抢占新媒体舆论阵地,增强热点话题的“在场感”。要增强对热点话题的把握能力,变“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免疫”,练就识别“话语陷阱”的“火眼金睛”,当好“破壁人”“排雷兵”“守望者”,让“话语陷阱”无所遁形。遇到“话语陷阱”,不妨多分析“为什么”、阐明“怎么办”,用正本清源、坚守理性的话题引导能力,为热点话题带来理性的清风。

互联网平台是信息传播的“集散中心”,也应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做好话题的“安检”工作。面对热点话题衍生出的新词、新观点、新概念时,不妨审视一下其中是否包含逻辑谬误?是否生搬硬套国外概念?观点有没有可靠的数据或研究支撑?互联网企业只有平衡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才能行稳致远,切莫屈从于流量冲动,把“带病”话题送上热搜。

(袁媛)

标签:
责编:王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