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让盐碱沙荒变“大国粮仓”
2023-06-09 18:46:00  来源:苏州新闻网  
1
听新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调研,了解当地开展盐碱沙荒地改良改造和综合利用,推动科学灌溉,推广现代农业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示范园区要在推广现代农业方面真正发挥作用,不断探索,找到适宜这里的品种、技术和耕种方式,成本要降下去、效益要提上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盐碱地是一种土壤顽疾,被称为“地球之癣”。在一些地下水位高、蒸发强烈或地形低洼的地方,溶解在水中的盐类在土壤表层积聚,久而久之,土壤理化性质随之改变,影响植物生长。我国的盐碱地面积约为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亿亩。据农业农村部测算,在改良后的盐碱地种植水稻,平均每亩产量约400公斤。唤醒盐碱地这一“沉睡”的资源,可有效提高土地增量,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

盐碱地的形成有其内在复杂机制,对它的治理利用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改地来适种,土地变“健康”,这是盐碱地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先锋镇红旗村,通过磨碎的工业固废钢渣做成土壤改良剂。由于脱硫后钢渣呈酸性,可以中和盐碱地的碱性,同时还可以疏松板结的土壤,利于化肥的吸收。“以废治废”治理盐碱地,不毛之地现绿色生机。目前我国在盐碱地综合利用方面已形成了包括土壤排盐技术、土壤生物有机治盐改土技术等八大体系40多项实用技术,通过持续治理改造,我国盐碱地呈现面积总量减少、重度盐碱地面积比例逐年降低的趋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做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试点”。这也意味着,不仅要“改土”,还要育“新种”。我国已累计推广了50多种耐盐碱作物品种。在江苏如东,当地于沿海滩涂推广油菜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让盐碱地变成农民的“增收田”;河北沧州,经过多年盐碱地整治和小麦品种选育,旱碱麦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近年来,盐碱地的改良研究及开发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有良种,还有良法、良技来配套,科研成果正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渤海之滨到嫩江之畔,从河套平原到天山南北,绿油油的玉米、红彤彤的高粱、黄澄澄的稻谷不时可见,丰收的景象令人欣喜,曾经的不毛之地正变成新绿洲,盐碱地里产出了更多中国粮。

开发利用盐碱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通过治理赋能、生态赋能、科技赋能和产业赋能,让盐碱地里“长”出更多好产品、好产业,助力我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李群

标签:
责编:路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