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周军
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依法治水,惜水护水,你我同行。
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聚焦这一主题,寻找“最美家乡河”,以及组织开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志愿宣传、举办第三届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等活动在各地精彩呈现,进一步提升人们惜水护水意识,共同守护好镶嵌在祖国各地的江河湖泊,凝聚起基层最广泛的治水力量。
绵延不绝的长江、黄河,流淌在祖国大地的江河、溪流,静卧在城市周边的湖泊、湿地等,都是孕育中华文明、养育中国儿女的重要资源宝库。以长江为例,“一江春水”涵养着占国土面积1/5的沿江生态,带给沿岸4亿人民灌溉之利、舟楫之便、鱼米之裕。九曲黄河,浩荡奔涌。俯瞰气势雄浑的黄河之水,横跨9省区、全长5464公里,所在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世界水日”聆听祖国的大江大河奔腾之声,更加体会到水之于经济发展、民生福祉、文明培育的不竭力量。
良法善治守护江河湖泊,中国实践不断立起惜水护水的“样板间”。联合国确定2023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加速变革”。推动治水护水向纵深推进,中国始终在变革中前进。而法治力量,是保护好水源水质的坚强“盾牌”,深蕴着变革之力。
历史的镜像记录着以法护水、全民行动的坚实足印。譬如,在过去,长期粗放式的发展使长江不堪重负。“‘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治理高度重视,在上中下游留下了调查研究的深深足印。为了治好“长江病”,一件件“法治护甲”接力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这部镌刻着长江名字的法律,成为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为流域立法开了好头;《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夯实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的法制基石。去年,水利部门立案查处地下水超采等案件1391件,有力打击了各类违法行为。
各地坚持依法治水,推动“去污还绿”“拒黑植绿”,一个个化工企业踏上了“关、改、转、搬”之路,昔日“捕鱼人”摇身一变成为“护鱼人”,“不搞大开发”和“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大自然最慷慨,各地坚实的生态保护行动,换来了芦苇铺绿、水清河晏、江豚腾跃的壮美生态画卷。放眼望去,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万象回春,一幅幅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画卷正在缓缓铺开。要说这些年中国治水的变化,莫过于理念的嬗变。长江、黄河上中下游协同配合,共同下好“一盘棋”,合力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职责,各地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跑,呵护湖泊湿地之绿、留住生态文明之美,我国江河湖泊面貌焕然一新。
水源保护没有“休止符”,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节水中国,你我同行。用法治力量守护好母亲河,努力让每一条河流、每一处湖泊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需要我们每个人真正行动起来,让每一天都是“世界水日”,每一周都是“中国水周”,在依法治水的道路上汇聚力量、破浪前行、行稳致远。(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