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民生中国”,暖了民心、醉了笑脸
2022-09-26 15:09:00  来源:龙虎网  
1
听新闻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基本民生保障迈上新台阶,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基本社会服务加快发展,社会救助水平实现跨越式增长,特殊困难群体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十年民政工作绘就成“民生中国”的壮美画卷,温暖了民心,幸福的滋味绽放在人民群众的一张张笑脸上。

民政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扶危济困的德政善举,其职责职能注定必须始终坚守为民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十年来,无论是脱贫攻坚、服务特殊群体,还是各类灾害救助现场,我们总能看到广大民政工作者在一线忙碌奔波、不知疲惫的身影。他们用一个个不眠不休,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第一时间送到了群众心坎上,由此让人民群众更加从心底由衷感激党,自发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决心。

从民政工作者的身上,也让我们体会到,“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更需要用一生的实际行动来践行、来承诺。只有坚持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不断赢得民心、受到民赞,从而不断巩固执政根基、夯实群众基础。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党才能永远赢得群众拥护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民政工作领域涵盖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内容,与生活困难的老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密切相关。对这项工作,群众的期望值高、社会关注度大,很多时候甚至在线等待、实时期望,每一分钟都耽搁不得、拖延不起。正因为如此,每一件事丝毫不容闪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牢精准帮扶意识,区分轻重缓急,把时间精力用到最急需的人群和地方。

我们欣喜地看到,十年来,民政工作聚焦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突发严重困难等人员以及“一老一小”等不同群体,采取低保扩围、特困供养等一系列兜底保障措施,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养尽养,使帮扶解困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在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民生“七有”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政工作成天与群众打交道,在各项政策落地的过程中,既离不开群众的理解支持,又要最终获得群众认可。否则,就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与群众广交朋友,虚心拜群众为师,善于向群众学习,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中摸民情、听民声、察民意。只要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于工作有益,就要最大程度采纳。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尊重群众的聪明才智,其实就是尊重民意、遵从真理。工作任务结束时,我们还要多问问群众的感受,力求做到多方满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民政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我们要把“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良好作风,自觉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注重求真务实、讲求实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把民政工作办成民心工程!(蒋守昌)

标签:
责编:孔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