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艾佩韦
“要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让老百姓体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沈阳市考察时,走进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对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寄予殷切嘱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区工作看似只是日常琐事,却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很重视社区工作,到地方考察时,他总要走进农村、城市社区,看看人民群众生活得怎么样,有什么操心事、烦心事需要解决。从强调“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到要求“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再到指出“把更多资源下沉到社区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区的关心、对民生的关切,映照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深厚情怀,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使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更多民生关切转化为更暖民生福祉。
念兹在兹,必有回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不忘初心、不负嘱托,不断完善社区治理,及时回应民生期待,巩固拓展民生福祉。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65.7%;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社区,形成了“15分钟服务圈”;用好科技赋能,日益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面对疫情,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社区防线,牢牢守护了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一桩桩、一件件为民之举,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民造福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变,为民服务、为民办事的初心亦不能变。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让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经常俯下身、走基层、问民生,与群众坐同一条板凳,与居民拉一拉家常,关心群众安危冷暖,倾听群众所想所盼,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谋划工作,从民生小事入手抓好落实。认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精准治理下水道易堵、停车位不足等问题;着力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增加“适老”服务;优化普惠服务供给,逐步解决日益增长的托幼需求……努力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才能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只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拓展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才能构筑好基层社会治理“桥头堡”。要精准聚焦为民、便民、安民社区功能,不断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完善街道、社区、小区、楼栋自上而下的组织框架,畅通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最后一百米”。摸清社区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底数,落实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机制,推动无职党员亮明身份,让更多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服务居民,不断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小区议事协调运行机制,推动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让老百姓体会到党的温暖无所不在。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这些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就是千家万户的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永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打通服务人民的“神经末梢”,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把更多的民生关切转化为更暖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千家万户的幸福期待变成美好现实。(艾佩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