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文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964年10月16日15时,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03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4小时分秒见证历史辉煌;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三名航天员进驻中国“太空之家”,开启半年太空生活。不同年份的“10月16日”,拼出了航天事业的奋斗景,也承载了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积蓄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磅礴伟力。
10月16日当天,人民日报微博发了一条“跨越时空的同一天”,三张同一天的号外,见证一代代人的拼搏。有网友评:“看到1964的人民日报泪目了。”“继续前进,奔赴星辰大海”“时间不同,心情都是一样的激动”,更有网友说:“伟大祖国,蒸蒸日上”。航天事业的每一次跨越,都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更增强了亿万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坚定着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有路,就有方向;有方向,就能苦干实干成就伟大事业。今年国庆期间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热映。影片中,爸爸牺牲时,小男孩子哭着说:“我的爸爸和我以前的爸爸都死了”。当年坚守戈壁隐姓埋名,老一辈航天人把生命当成了“相机”,去寻找问题的原因。他们无私奉献、攻坚克难,为我们打下了基础。通往宇宙的征途,凝聚着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他们为航天事业躬身奋斗的身影,组合起来就是人世间的壮美诗篇。
几十年来,从“两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唱响《东方红》,从“神舟”飞天到“天宫”交会,从“悟空”探苍穹到“墨子”游寰宇……我国航天人坚持自主创新,敢于挑战任何难题,一路跨越,一路辉煌,显现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创新力量。回顾中国航天的历史征程,从“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第一梯队,我们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完成了一个个宏伟目标。这是一部深刻的启示录——核心技术买不来,发展终究还要靠自己。新的征途上,我们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继续苦练内功、迎难而上,突破更多关键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不断锻造自主创新的骨气和志气,持续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实力,走出一条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向更遥远的星辰大海进发。
“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总有一天你能触摸到它。”神舟再飞天,“拼”成最美的奋斗景。我们相信,只要奋斗,未来定能触摸到更多的星辰,“拼”成更多的美景,让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