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之一。它是从业者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养成的敬业、精益、创新、专注等素养特质,这种素养特质是职业精神的萃取,是优秀文化的凝练,是价值取向的航标。
涵养“匠心”,在爱岗敬业中担当作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可以成为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实现平凡的人生价值。魏德友奉献全部青春为国巡边50多年,总行程20多万公里,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崔道植,60余年刑侦生涯,80多岁高龄仍忘我工作,参与破获久侦未破的系列案件……他们在岗位上静心笃志、心无旁骛,用“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心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执着,专心致志、忘我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爱岗敬业中无私奉献,在干事创业中担当作为。
培塑“匠魂”,在精雕细琢中追求卓越。“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细”,就是要强化精品思维、树立精品意识;就是要精工细作、精益求精。“薄如蝉翼洁如雪”的“极品宣纸”;能在零下163度的极低温环境下漂洋过海的“海上超级冷冻车”;能“与星星对话”的FAST射电望远镜……任何一件佳作呈现于世人面前,都必定经过创作者的不断打磨、不断修正,以“绣花功夫”追求臻于至善,才能让工作的每一个成果都成为精品佳作。在每一个细节上“吹毛求疵”,以认真、勤勉、从严、谨慎、精细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把每一个环节做精、做细、做扎实,做到精雕细琢,追求尽善尽美。
积蓄“匠力”,在专注钻研中开拓创新。“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需要各类从业者转变思路、潜心钻研,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豪迈气慨,凝神聚力、积极进取,攻坚克难、生生不息,用科学理念去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开拓创新的创造力,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唯有秉持对匠心、精品的执着坚持和追求,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锲而不舍、不断超越,久久为功,才能汇聚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王兆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