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主旋律,讴歌新时代,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各地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创作了一大批有温度、厚度和力度的文艺作品,奏响了昂扬奋进的主旋律。
作为文化大省的江苏,一直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了一大批文艺精品力作。长篇小说《推拿》《黄雀记》获矛盾文学奖,短篇小说《七层宝塔》、诗集《沙漏》等获鲁迅文学奖,话剧《雨花台》、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电影《秋之白华》、电视剧《海棠依旧》、图书《因为爸爸》、歌曲《蓝天下》等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淮剧《小镇》、苏剧《国鼎魂》等获得“文华大奖”。先后有43人次获文华表演奖、53人次获梅花奖、50项获牡丹奖、39人次获兰亭奖,1773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获国家级重点奖项总数位居前列,谱写了人文江苏的光辉诗篇。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江苏广大文艺工作者如何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时代使命,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是每个文艺工作者需要回答的时代命题。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这需要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触摸泥土的芳香,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深入基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从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
与时俱进是文艺创作的基本原则。文艺只有根植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这需要文艺工作者不断守正创新,从当下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脱贫攻坚奔小康、乡村振兴以及红色题材等入手,摒弃“高大全”说教的硬伤,创作出真实真挚、接地气的文艺作品,既有大事件、大情怀,也见小人物、真情感,引发与群众的共鸣。同时,也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助力主旋律作品“破圈”, 借力短视频、直播等时尚网络手段和云端创作新思维不断拓展内容和形式,为传统文艺作品注入了新活力与内涵,让主旋律作品向更具艺术高度、思想深度与传播广度的方向突破,也让主旋律作品与时代无缝融合,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文艺创作要以明德引领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新时代呼唤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文艺创新拥有无限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用心用情用功抒写适应新时代的绚丽篇章,更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赵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