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我国第7个环境日,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提升保护意识,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关爱自然,绿色发展,尤需根植于心、见之于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提升保护意识是打造美丽中国之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美丽中国的愿景。美丽中国的最直接感受,就是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的良好风尚。
聚力绿色发展,守牢环境保护底线。绿色发展,就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保护生态环境,让“美丽中国”成为人与自然永恒不变的发展底色和执着追求。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绿色更代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坚持生态优先,聚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用生态底色描绘绿色发展画卷。
践行绿色理念,营造优美生态环境。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形象代言。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之基,关乎美丽中国建设,关乎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治本之策。“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环境改善民生,青山蕴含美丽,蓝天映衬幸福。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我们携手营造全民关注环保、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浓厚氛围,把公民环境意识转化为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让人人成为保护环境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为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赋能。(文/沈捷 图/高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