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0.003毫米的航空零件,凭一把锉刀锉削出来;时速达350公里的“复兴号”,离不开“一枪三焊”的独门绝技;7毫米细的钢丝吊起5辆小轿车,靠的是工匠团队刻苦攻关……从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到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从“奋斗者”号探深海到“天和”核心舱入九天,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用沉潜匠心与精湛技能,让“中国制造”“中国建造”震撼世界,并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不断挺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必然要求。
与时俱进,在厚植情怀上顺潮而动。在众多技能大赛中,总能看到这样的口号:“当技术工人也能出彩”“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技能宝贵”的心声,表明学技能是一条大路。要充分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开展技能大赛等活动,将优秀技能人才典型带到大众视野中,激发更多喜欢钻研技术的青年人充实技工队伍,提高技能人才的荣誉感。着力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带进校园、课堂、教材,带进家庭、社区、企业,进一步增强社会认同感。
着眼创新,在提升技能上狠下功夫。只要奋斗实干,拧螺丝可以“拧”成全国劳模,操控机床也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这是时代给予广大技能工作者的机遇。要更加注重技能人才的专业引导和能力培养,注重成长的全面性和规划性,提升技能人才专业素养。注重院校和企业双向互通,进行“师徒式”技艺教学,开展“订单式”职业教育培训,壮大技能型人才队伍。奋斗“十四五”,新时代的技能工作者不能满足于“熟能生巧”,还应成为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推动者,不断打磨精湛技艺,提升技能本领,在创新创造中攀登技能高峰。
聚焦重点,在政策倾斜上靶向发力。面向未来,职业教育需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接产业、优化布局;政府、企业、社会要形成合力,为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宏观统筹,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渠道,做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搭建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统筹考虑提高技术工人实际收入,提升子女教育与健康医疗等社会福利水平。完善技能人才奖励制度,注重国家表彰和企业奖励相结合、经济奖励与政治待遇相结合,让更多优秀的大国工匠不断涌现,为中国制造保驾护航。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需拿出真招、实招、硬招,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为技能人才发展撑起“一片蓝天”;广大产业工人也要增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争做建新功立伟业的主力军、本领高能力强的奋斗者。(周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