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备受关注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正式出炉。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同时,中国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490万人,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人口普查数据身系“国之大者”,反映了过去10年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对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保持经济活力、制定人口战略、更好释放人口红利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据夯实奋进底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稳致远。国家要兴,人才一定要兴;国家要强,人才必须得强。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人才红利新的优势将逐步显现。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数据还显示,10年间我国城镇化建设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城镇化率越来越高,人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与2010年相比,我国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
数据见证中国力量,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始终未变。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约占全球18%,依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未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依然精力充沛。可以看出,人力资源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依然强劲有力,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数据汇聚奋进伟力,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触手可及。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人口变化,全面评估人口变化过程中的消极和不利因素,认清形势、研判趋势、把握大势,不断增强政策的科学性、前瞻性、预判性。要看到,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普查数据暴露出的这些短板弱项,某种程度上也孕育了新的契机,如老年人口的增加催生了“银发经济”热。我们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善于捕捉新的“风口”,更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人口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是真正的“国之大者”。回望昨日辉煌荣光,可爱的中国始终蹄疾步稳;放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青春之中国依然年富力强。我们一定要增强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安不忘危、乐不忘忧,不断解决好人口这个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寂夜的康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