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在全市率先设立“办不成事”政务反映专窗,专门受理解决为民服务中的疑难杂症,以此将办不成的事直接放到台面上,办事群众在服务大厅不需要通过其他渠道反映问题。
近年来,随着为民服务意识不断强化,全国各地政务服务已然实现了服务标准化、办理渠道多样化,并朝着个性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12345市民热线投诉和市民反馈意见中仍传递着“事难办”的讯息。究其原因,有的是“不能办”,因为违反相关法律或政策;有的是“很难办”,比如缺少某些关键材料,或需协调多部门办理;有的是“不给办”“拖延办”,窗口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或服务能力欠佳,等等。
南京市栖霞区通过设立“办不成事”政务反映专窗,由窗口和服务台工作人员兼任“问题解决员”,对于“不能办”的,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对于“很难办”的,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快问题解决;对于“不给办”“拖延办”的,向上汇报进行监查问责。此举犹如一个闭环,让办事群众“第一次上门”便能对自身利益诉求吃上“定心丸”:事情一次办成更好,如一次办不成也会知道原因何在,不会因此多跑冤枉路,省却了下一次途中的辛劳奔波、求助时的无奈和等待时的焦虑。
不让群众多跑腿,是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是提高为民服务质效、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必然之举,也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根本要求。群众上门办事,往往是满载希望而来,如果因为“不能办”“很难办”甚至“不给办”“拖延办”,势必伤害群众切身利益和感情,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此事不可小视。各级党委、政府只有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力度,用心用情用力帮助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才能赢得民心,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国各地精心谋划“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走实群众路线,善于通过政务“小窗口”检视为民服务“硬本领”“实作风”,透过办事群众所思所盼,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切实用“民有所想、我有所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实际行动,及时回应群众期盼,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纪检监察机关要及时跟进,压紧压实监督责任,主动深入为民服务一线了解掌握情况,以强有力的监督唤醒责任担当,推动作风转变。对失职渎职等行为,发现一起严厉查处一起,切实以作风建设的优良成果服务于民、取信于民。
唯有如此,“办不成事”才能失去生存土壤,办事群众才能从中深切感受和见证广大党员干部一心为民、赤诚爱民的政治情怀。(蒋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