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一大批机关党员干部带着责任与使命,奔赴基层、扎根一线,挑起“第一书记”等一副副沉甸甸的担子,以勤勉耕耘的“两脚泥”,换来干群合力的“一条心”,携手谱写了一曲曲红红火火的小康歌。脱贫攻坚工程虽已进入收官阶段,但这种心系群众、融入群众、引领群众、造福群众的脱贫攻坚作风与情怀,却值得永远弘扬、永远传承、永远光大。这一作风与情怀,也必将为纵深推进乡村振兴、交出高水平全面小康优秀答卷注入不竭力量。
脚上有泥,心中才有底。要想真正了解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情况,摸清摸准基层群众的呼声与愿望,就得常态化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而只有掌握实情,制定措施、布置工作才能更具针对性、贴近性、实效性,才能干到群众的心坎上、赢得群众的真认可、形成干群的“一股绳”。这就要求各层各级党员干部让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勤于调研成为一种本能和习惯,把进村入户作为改进作风、服务基层的重要支点,把田间地头作为最接地气的办公场所,把老百姓的心事当成自己的家事、要事、急事,抓住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乡村最根本最迫切的发展问题,把症结找准、把办法研透、把措施夯实,靠实干树形象、以实绩惠民生,让农村更有活力、农业更有生机、农民更有奔头。
脚上有泥,手里才有牌。农村的发展路子是脚踏实地“走”出来的,农村的丰硕业绩是靠双手“干”出来的,农村广袤的沃野呼唤更多甘愿付出智慧、心血与汗水的领头雁和耕耘者。各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只有热爱泥土、扎根泥土、深耕泥土、盘活泥土,靠“两条泥腿子”走进乡村的最深处,才能与群众说得上话、交得上心、聚得成力、办得了事,才能找准找实制约发展的瓶颈、短板、弱项,才能探寻到最切合本地、本村、本组发展的特色之路,才能让群众真真切切享受到小康建设的“红利”。可以说,党员干部双脚在农村的热土上跋涉得越实、越深、越快、越远,就越能与群众手拉手、心连心、肩并肩,乡亲们手中的“增收牌”“致富牌”“特色牌”“小康牌”就越多。
脚上有泥,身下才有根。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一串脚印就是一条纽带,连接起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田,连接起梦想与现实的鸿沟,连接起小康伟业中的一段段航程。党员干部们只有发自内心地把强村富民当成义不容辞的使命,当成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不断强化“公仆”意识、“勤务员”意识,充分发挥“领头雁”“火车头”作用,与群众想到一块、打成一片、连为一体,做到脚上有泥水、头上有汗水、心中有活水,才可说真正融入了脚下的土地,融入了乡村振兴的事业,融入了群众的安康与福祉。而这样的融入,也使党组织、党员干部、党的事业有了一条永远砍不断、烂不掉、摧不毁的根,这条根也必将成为党群之间永远的血脉、桥梁与纽带,成为永远绵延于希望田野上的小康长城。
以“两脚泥”换来“一条心”和“三农兴”,我们永远在路上。(盐城 孙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