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提出15周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近日,省委省政府也专门出台全省美丽江苏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明确将“着力塑造‘水韵江苏’人文品牌”上升为省级战略决策部署,致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苏样板”。
近年来,全省各地以纵深推进河长制工作为抓手,坚持系统治水、精准治水,呈现出一幅幅“秀水环城、碧水穿镇、丽水绕村”唯美生态画卷。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晰地看到,部分地区的河流仍不同程度存在水土流失、违法占用,甚至有黑臭水体“脏乱差”现象,严重制约“美丽江苏”建设进程。因此,打好“碧水保卫战”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打好“碧水保卫战”,就是要以水环境整治“开道”。要防治点源污染。关闭沿湖化工企业,取缔“黑色小作坊”,建设污水处理厂、村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污水管网;要管治面源污染。关停畜禽养殖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技术,实施“双减双控”行动;要控治内源污染。精心规划,系统整治大中小微水系。逐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根治水系不通、水环境较差等问题。优化城区水系布局,规划实施城市水环境调度控制工程,实现亲水、保水、活水、控水。扎实推进河湖“两违”“两清”专项治理,全面清理河道渔网鱼簖、“僵尸船”、船舶油污、河坡乱堆乱放和扒翻种植,依法打击各类违法建设。
打好“碧水保卫战”,就是要以水生态改善“清流”。要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水生态修复。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建成一批高质量的美丽乡村,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加快完善生态涵养体系。要结合河道疏浚整治工程,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生态护坡,形成多样化植被。要扎实推进河道河坡土地流转,实施绿化提档升级工程,进一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纵深推进河长制工作。要强化“互联网+”智慧元素应用,建立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多层次打造样板生态河道,公开聘用“社会监督员”“民间河长”“企业河长”等,共同推动河湖治理;科学制定退圩还湖规划。要将全省里下河湖荡内的副业圩逐步恢复为天然湖泊,提高自由水面率,促进河湖生命健康。
打好“碧水保卫战”,就是要以水文化彰显“铸魂”。要秉承“人水和谐”理念,注重在水文化发展的脉络上将历史底蕴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以水之灵动激发城乡活力,以水利工程彰显文化神韵。在城区,要规划建设亲水景观平台,加快推进滨水空间打造,提供更多亲水空间。在农村,要助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注重保持河流的自然美,水生态的原始美,尽可能减少人工的斧凿痕迹。在水工建筑上要赋予民俗和水文化元素,让生硬的闸站、寂寞的河流富含乡土文化的内涵,让水记住乡情,留住乡愁。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基。唯有践行新时期治水方针,树牢系统思维,坚持“铁腕”治水,方能打赢“碧水保卫战”,让江苏这块“璞玉”绽放“美丽容颜”。(陈立俊孟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