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五周年。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已正式通水6周年。自2013年建成通水以来,江苏已向山东调出优质水超40亿立方米,水脉千里,直接受惠人口达到1.2亿人,润活了人水和谐、人水共荣的宏阔画面。
这奔流千里的,是滋润民生幸福的甜水。长久以来,受限于中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的现状,北方大地缺水,北方人民盼水。南水北调工程全线贯通后,随着江都水利枢纽闸门开启,翻滚的长江水以每秒508立方米的流量一路北上,甜到了北方百姓的心头。这一渠长江水,结束了苏北种不了水稻的历史;这一渠长江水,让山东61县市区净供水量增加了13.53亿立方米;这一渠长江水,让北京全市人均水资源量提高到150立方米……如今,依赖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城市更耐旱,人民水更甜。
这奔流千里的,是涵养河山生态的绿水。水活万物。生态的根本好转,离不开一泓碧水温润而绵久的涵养。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澎湃的长江水为苏北、山东等缺水地区补水近10亿立方米,使得严重下降的地下水位显著回升,沿线各地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得到了有效扭转。尤其是作为水源地,江苏大力度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江淮生态大走廊”“苏北苏中生态保护网”“江苏省生态河湖行动计划”等行动。古老的运河又焕发了青春,白马湖、洪泽湖重现碧波荡漾、白帆点点的动人景象,祖国的山河生态因为这样一条水运大动脉而更加生机勃勃。
这奔流千里的,是催动治理转型的活水。自大禹治水开始,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治水与治国就有着深刻又有耐人寻味的隐喻意义。河清海晏,是天下大治的显著标志。南水北调工程成功建成通水,是我们国家治理中巨大制度优势的生动展现和雄辩证明。而通水后形成的精细化的水管理、水调度机制,衍生出的关于生态治理的河长制、湖长制,以及激发出的江苏徐州以水定发展,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变成“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绿色转型治理实践样板,更是为新时代中国之治提供了江苏经验,丰富和见证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进程。(徐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