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着眼群众,打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最后一公里”
2019-06-28 17:35:00  来源:无锡日报  
1
听新闻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传播好声音、弘扬主旋律、开创新业绩、凝聚干群心的主阵地,能促进人居环境美、乡风民风美、文化生活美,培育农村文明风尚。但“群众”自身所具有的基层性和松散性特点,决定了基层理论宣传方式必须与正式组织有所区别。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打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到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必须立足“基层”,研究“群众”。

  宜兴市作为全国50个试点县(市)之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经历了“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探索后,目前已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示范效应。无论是城市故事的宣讲传承,还是太华山区的红色记忆,抑或是大小文化广场的文化活动,都着眼于群众的文化需求,实现着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的。而一支由群众组成的庞大志愿者队伍,从党的理论宣传一直到绿色产品的鉴别知识,覆盖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受群众认可。宜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正视群众的身份特征,寓政治道德于文化。相比较于政治,基层群众更多表现出的是文化的自觉和热爱,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已成为群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表现,利用文化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将新时代党的理论和价值要求通过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递给群众,以文化武装理论,使理论贴近生活,提高群众的接受度。

  重视群众的情感特征,找准交汇点。文化的本然性决定了群众文化带有一定的世俗和功利性特点,如何把群众的唱唱跳跳、健身活动与政治宣传联系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联系起来,与人心建设联系起来,是打通宣传教育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节点。这就需要研究群众的生活需求和社会关切,用新时代党的理论和科学知识来解答现实问题、解决现有矛盾、解开心中疑虑,将政治宣传内容与群众情感诉求对接,找到思想的共通点和利益的交汇点,在政治性与乡土性、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做好平衡。

  发挥群众的主体力量作用。这是党的“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理论在思想文化宣传工作上的落实。意味着在基层文化宣传教育工作中,政府力量要向群众力量适当转移,努力使群众“走出来”并“登上台”,培育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自我”能力,在参与建设中培育其主人翁情感、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与此同时,发动群众力量、调动群众参与、尊重群众需求,也是党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人民情怀的最好体现。

  中国民众传统的重自我远社会、重家庭远政治、重自娱自乐远组织合作的文化特征,给打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到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有关部门应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宣传方向、研究群众需求、发挥民众力量,将自上而下地调动群众积极性与自下而上激发群众意愿结合起来,使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李湘云 无锡市委党校教授)

标签:
责编:徒滢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