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盲目拆旧,把传统文化的活水引入到现代生活中,乡村有了历史和文化的质感,有了面向未来的底气;不盲目造新,将富有活力的特色产业融入到田园乡村中,振起创新翅膀,以包容的气质飞向未来。前不久,在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上传来消息:全省13个设区市的45个村庄,进入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阵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将情怀落地,让农民有收获,留住乡村的“根”和“魂”,江苏筑起一条符合时代特征的“回乡之路”,谱写出乡村复兴的崭新篇章。
自古以来,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精耕细作换来新米飘香,一帆高悬载得鱼虾满仓,勤劳的江苏人织就了繁荣兴盛的锦绣江苏。处于大时代的转折点上,江苏对自身发展也有着清醒的“方位感”。奔跑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征程上,怎样来补齐农村发展这块“短板”,怎么把“乡土故园”变为“世外桃源”,如何让“繁华都市”与“田园乡村”交相辉映等等,体现的是执政理念的革新,取决于执政者眼界的大小、境界的高低。
社会发展过程中,解决一个个问题需要“小智”,但定格局、明方向、看趋势则需要“大智”。找准定位,挖掘优势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在交叉碰撞中溢出乘数效应,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江苏经济发展构筑起“绿色谱系”,积累下“绿色动能”,也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土层中“生根发芽”。
新创举往往蕴藏着新跨越。江苏立足各自地域,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复兴唤醒“沉睡资源”。在原有的产业、生态特色上提档升级,农民扎根土地就能留住乡村的“人”;在村庄现有资源禀赋和素颜原貌上,保护山水基底、维护空间格局,风貌塑造就能守住乡村的“形”;延续历史肌理、寻找心灵原乡,通过文化传承来呵护乡村的“魂”。改善公共服务,增强乡村自身造血功能,将村庄美、生态优、乡风好三者形成统一整体,使环境与文明双重涅槃,让乡村建设在生态文明时代弯道超越。重唤乡村生机的天然基因,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中实现乡村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协调是补齐发展短板与厚植发展优势的高度统一。比如昆山的祝家甸,在找寻文化根脉的同时注入时代元素。“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座窑”,曾是对祝家甸独特地理特征和鲜明历史风貌的生动概括。但如今,高耸入云的红砖烟囱旁,是改造后注入现代文化创意元素的砖窑文化馆。春天油菜花的烂漫衬着传统江南民居,宛如一幅水墨画。传统与时代相融相生焕发新的活力,祝家甸在江苏乡村复兴大潮中率先溅起“浪花”。比如与祝家甸相邻的金华村,一边靠着张浦德国工业园蓬勃发展工业经济,一边深挖本土资源推出特色农业经济。“春赏花、夏尝瓜、秋摘果、冬品鲜”生态旅游走红江浙沪,农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在昆山雏形初现,更多的试点地在不远的将来也会结出丰硕果实。
走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回望江苏地理版图,18万个自然村庄村村相连,又自成风景。村庄迎风速长的背后,是理念的革新,是机制的创新。从理念变成实践、从愿景变成现实,一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新行动,即将汇聚成乡村复兴的鸿篇巨制,为江苏“两聚一高”建设添砖加瓦。(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