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13:3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萌  
1
听新闻
常剪芜枝心自足

果农在管理果树时,需要经常剪掉旁逸斜出的枝条,这样有助于集中养分,保证主干挺直,避免病虫害侵袭。去除芜枝看起来是做减法,却给将来增产打下了基础。

人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背负过重就无法挺身站立、登高远眺,常加检点学会舍弃才能轻装上阵、行稳致远。北宋官员赵概曾在案头摆放一个瓶子和黑白两种豆子,“起一善念,投一白豆于瓶;起一恶念,投一黑豆于瓶”。刚开始,黑豆颇多,白豆寥寥。随着他时时内省、磨砺克制、改过迁善,瓶中白豆半满,黑豆屈指可数。后来,赵概终于成为高洁之士。美国的政治家富兰克林也十分注重自我修养,他从先贤那里梳理出节制、静默、勤勉等13种优秀品德,制作了类似于“功过格”的小册子,每晚睡觉前对照反省,做得好就画红点,做得不好就画黑点,久而久之,黑点越来越少,而德行越来越高。无论是“黑白豆”还是“功过格”,本质上都是在排除私心干扰,打扫思想灰尘,用减字文章获得人生高度的提升。

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无可厚非。面对纷繁的世界,合理的追求可以化为奋进的动力。若是不加节制一味放纵,心猿意马得陇望蜀,反而会被欲求所操控,陷入为名所缚、为物所累、为利所驱的泥潭。唐人柳宗元写过一篇《蝜蝂传》的寓言,借用“行遇物,辄持取”的一种好负重的小虫,来讽刺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的“嗜取者”。事实证明,纵欲之险、贪欲之害就像树木恣意生长的枝条,不加剪除只会给自己套上一道道无形枷锁,天长日久必然积重难返寸步难行。

翻开十八大以来落马官员的贪腐案件,这方面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有的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利用职务之便因私害公、损公肥私,在腐败的泥淖里无法自拔;有的心存侥幸甘受“围猎”,从小贪小占开始蜕化变质,逐渐突破党纪国法的底线,以致针尖大的窟窿透过斗大的风;还有的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腐蚀,自认为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锱铢必较设法找补,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以权谋私的终究害人害己,贪恋欢娱的结果一枕黄粱,疯狂敛财的最后人财两空。是那些人不知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警示吗?恐怕不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的贪婪思想作祟。

杂念多了、心绪乱了,主责主业必定有所荒废。很多有过贪腐行为的官员被抓后,都在忏悔录中坦言,腐化堕落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满足感,而是如惊弓之鸟,整日惴惴不安、提心吊胆,事业也一落千丈。反之,私欲少了、心态稳了,干事创业自然砥砺奋进。谷文昌大半辈子与林业打交道,却从不沾公家一寸木材;廖俊波身居要职两袖清风,还时常叮嘱家人多付出、多奉献,不搞特殊。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给人们留下的是永远的丰碑。对党员干部来说,多些“俸薄俭常足,官卑清自尊”的清醒,多些“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自律,多些“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惕励,大力戒除贪婪之心,“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方能杜绝沦为欲望的奴隶,保持对事业的专注。

古人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党员干部要增强反躬自省的勇气,懂得知足常乐的真谛,给自己的思想常修枝叶、常掸灰尘,收获内心的充盈,走出大写的人生。

(作者:孙萌 泗洪县委组织部)

标签:
责编:袁中江
上一篇
下一篇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