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焦”是指通过照相机对焦机构变动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过程。该过程中有快、准、实的三大要求,即对焦速度要快,对焦对象要准,对焦成效要实。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应掌握“对焦”技巧,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中迅速领悟、准确判断并切实执行,促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对焦”创新理论要快。当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高新技术蓬勃发展,时代的快速变化对领悟力、理解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员干部更应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政治领悟能力,快速“对焦”新理论。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准确树立世界观与方法论,明确战略指引与具体要求,找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在深学细研中领悟新方法、拿出新举措。要推进学思用贯通,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指导新情况,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强化履职尽责,真正做到以学促干、学干相长。
“对焦”主要矛盾要准。“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通过抓住主要矛盾促进工作落实,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所倡导和坚持的科学工作方法。应不断提升辩证思维能力,深化对“重点论”与“两点论”的认知,始终抓好主线、把握关键。要“迈开腿”走进群众、走向现场,下沉基层网络,摸清实际需求,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锻造能够穿透“遮眼浮云”的“火眼金睛”,准确“对焦”厘清事物发展规律与主要矛盾所在,“牵牛鼻”“打七寸”,牢牢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对焦”具体工作要实。在影像记录时,纵然对焦得再准再快,可若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焦点虚化,则前功尽弃。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工作同样如此,创新理论学得再快,主要矛盾抓得再准,但若在执行过程中高谈虚论,则一切都将徒劳无功。要牢记抓得越紧越接近目标,抓得越实越接近群众,以实干担当作为检验理论学习的“磨刀石”,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各项工作,确保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落实。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对准实焦”,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在绵绵用力中持续推进,在久久为功中达成目标。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 张轶成 刘烜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