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文章指出,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范围广、触及利益深、攻坚难度大,对各级党组织正确判断形势、科学谋划改革、广泛凝聚力量、推动改革落实,对广大党员、干部精神状态、思想观念、素质能力、作风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组织有担当,干部有力量,改革才更有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锻造更多锐意改革的“闯将”“干将”,持续激发改革动力,奋力把《决定》的“大写意”转化为“施工图”,推动各项改革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聚焦“想不想”,树牢担当作为“风向标”。用人干事,重在导向。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着干事创业的方向。各级党组织必须对矢志改革者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不断提升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识准人、选对人、用好人上下功夫,坚持把有没有抓改革、抓了什么改革、取得怎样的改革成效作为干部考察考核的重要内容,既看“闯劲”、也看“韧劲”,既看“显绩”、也看“潜绩”,真正让勇于改革攻坚、善于创新突破、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脱颖而出。加大“下”的力度,对改革动力不足、担当精神不够的干部,及时进行岗位交流和调整,同时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等消极现象,大力引导广大干部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
聚焦“能不能”,锤炼干事创业“硬本领”。“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干部的知识结构、眼界视野、能力水平,影响着改革发展的进程。各级党组织应当紧紧围绕改革创新、经济金融、教育科技等内容,分层分类抓好专业化培训,帮助干部更新知识体系、掌握几把“刷子”、练好几门“硬功”,进一步提升改革攻坚能力。实践出真知,只有在改革实践中增强改革见识、积累改革经验。必须强化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项目建设最前沿、服务群众第一线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引导干部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强筋壮骨,加快成长为抓改革、促发展的“行家里手”。
聚焦“敢不敢”,打造改革创新“护身符”。干部为事业担当作为,组织也要对干部厚爱三分。各级党组织必须为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创造条件、扫清障碍,让干部心无旁骛干实事、求实效。对锐意改革、担当作为的干部,应当在政治上多激励、工作上多支持、待遇上多保障、心理上多关怀,让他们有干头、有劲头、有奔头、有甜头。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对改革创新履责担责者能容则容、应容尽容,切实为担当者担当、对负责者负责。持续为基层减负,更大力度精简文件简报、控减会议活动,整治“痕迹主义”、纠正“问责走样”、力戒“洗碗效应”,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持续营造真抓实干、改革创新的良好生态。
(滨海县委党校 陈占强、高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