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0 14:2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沈勇  
1
听新闻
下好人才工作“一盘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盘棋”过程中,人才是“关键一子”,唯有下好引才“先手棋”、育才“关键棋”、用才“致胜棋”,才能一子落促满盘活,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

下好引才“先手棋”,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支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是推动事业发展长期向好的动力引擎,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引得“活水来”方能赢得“春潮涌”,实现以人才之新促发展之新。领导挂帅招引人才。党镇主要领导牵头推进“常春藤”引才计划,差异化招引老专家、老校长、在外乡贤等牵引型人才,打开柔性引才新思路。成立服务人才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三招三引”工作专班,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地驻点开展项目招商、人才招引,激荡起产业引聚人才的“一池春水”。造浓氛围汇聚英才。举办企业创新发展大会、科技人才月等活动,借势推进人才项目签约、产学研基地共建、大学生实习基地挂牌,营造“热辣滚烫”的引才氛围。校地合作精准引才。紧扣产业发展主线,邀请高校、科研院所教授组建“引才专员”队伍,拓宽高端人才招引渠道,围绕产业链进行精准引才。牵手高校成立技术转移中心,组织本土企业与合作院校开展人才交流、产学研对接等活动,建立人才互联共用、产研融合互通的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下好育才“关键棋”,凝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合力”。人才之树需深耕,百年大计赖群英。人才不仅要引进来,还得培育好、发展好,让人才队伍的量变催生新质生产力的质变。政策支撑全面育才。坚持立足本土、放眼周边,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周边产业发展趋势,对科创人才体系进行系统规划、全盘布局,搭建技术、资本、人才三元要素交互融合的育才模式。围绕人才创新创业高地建设、企业创新驱动能力培育、新型科技创新载体搭建等领域,制定科技人才奖励意见,对企业培育高层次人才、申报人才项目等给予奖励,全力激活企业育才的内生动力。平台保障快速育才。始终将科创平台建设作为人才培育的重中之重,打造招才引智工作站、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为初创企业在本地扎根培好一方沃土。依托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成立产业链创新创业联盟,开办高端技术交流论坛,为人才交流成长提供平台支撑。三位一体定向育才。持续深化“一企业一院校一项目”机制,为人才所在企业寻找意向合作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以院校为依托,以项目为契机,按照企业需求定向培育高端人才。突出产教融合共育,推进“青年工程师”订制计划,组织企业深入高校打造产业人才实训基地,“订制式”开展联合培养,为企业输送更多产业生力军。

下好用才“致胜棋”,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座”。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关键要打通人才价值实现通道,在服务上、空间上、机制上搭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舞台”,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以服务筑牢用才保障。坚持“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的原则,为重点科技人才企业配备“1名定企领导+1名机关干部+1名职能科室业务员”的人才服务团,协助开展项目申报、资料查询等工作,为人才干事创业做好后勤保障。以创新打造用才空间。聚焦科创产业集群建设,健全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企业“攀高育新”工程,引导新进企业以五年为周期逐步申报新增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助力本地企业进行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申报“三级跳”,着力打造破土拔节、茁壮成长的企业科创热土,为人才施展才干提供广阔舞台。以交流激活本土人才。持续推进企业家“123”梯队培育计划,成立乡贤联谊会、青年创新创业促进会等企业家联盟,以乡贤指导、高端培训强化本土企业家创新意识,激发本土人才创业热情。实施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创办企业家培训学院,组织青年企业家前往国内一流高校开展专题研学,选派青年企业家代表赴村挂职,以多维度锻炼聚力打造具有创新思维和实干能力的“创二代”队伍。

(宜兴市新建镇 沈勇)

标签:
责编:袁涛
下一篇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