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6 12:55:00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马成  
1
听新闻
用“数算思维”聚“八方人才”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集聚人才、团结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的历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面对科技变革持续加速,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互促互进的发展态势,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不妨也多点“数算思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加码蓄势,“加”出引才“向心力”。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愕愕。近年来,各地“抢人大战”愈演愈烈,要想在高度内卷的人才竞争中抢得先机、赢得优势,政策工具依然是“核心武器”。要紧盯人才需求侧变化,加快供给侧改革,推出更多“套餐式”“订单式”政策礼包,不断突出“区分度”,提高“精准性”,让“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成为“制胜一招”。与此同时,要加速转变只追“高精尖”、只求“高大上”的引才观念,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坚持“领军人才与领军团队并重”“青年人才与老专家并举”“高技能人才与产业工人并行”,不断放大“引进一个人才、带起一个团队、兴起一个产业”的“雁阵”效应。

减负松绑,“减”出用才“创造力”。人尽其才,则百事俱举。近年来,各地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积极为人才减负、松绑,但仍有地区习惯把学历、资历、职称作为人才评价“硬指标”,“无厘头”报表审批。尤其是在开展项目评审时,执着于摆卡设障、环环叠加,消磨了人才激情。党政部门尤其是组织部门,要带头“破四唯”“立新标”,消除捆绑人才手脚的“繁文缛节”,畅通耽误人才精力的“关卡堵点”,赋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更大的人才使用、激励、评价权限,真正让人才界定由“企业说了算、市场说了算”。用人单位要优化管理体制,赋予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让人才轻装上阵挑大梁、心无旁骛担重任,创造出更多“从0到1”“从1到N”甚至“从N到N+”的成果跃升。

乘势赋能,“乘”出育才“生命力”。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从一箭41星刷新世界纪录,到C919完成商业首飞,再到华为手机一路“遥遥领先”,这些成绩的背后,都有顶尖人才、大国工匠的身影。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但人才成长成熟,有其客观规律,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拔苗助长。一方面,要针对人才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制定培育方案、因人而异设置培育内容、人事相宜优化职业匹配,以“精准滴灌”培育,助力人才拔节抽穗。另一方面,要将人才培育与经济发展要求、产业壮大需求、群众生活诉求结合起来,整合政府部门、大院大所、名企高校、金融机构等的力量,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局面。

除忧增利,“除”出留才“凝聚力”。茂材需沃土,良禽择良木。从引才专列开往高校,到一线城市放开学历落户,再到各地兴建人才公寓,无不表明贴心周到的服务生态是吸引人才“近悦远来”,留住人才“一往情深”的关键所在。要进一步树立“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解人才之所困”的理念,突出普惠性与个性化相结合,持续健全完善涵盖教育、住房、医疗、金融、养老等一揽子制度办法的人才服务生态,不断提升服务的速度、精度、广度,确保人才有所呼,我必有所应。对于重点行业领域引进的顶尖人才、潜力新星,更要积极采取“一人一事、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方式,全力免除人才“后顾之忧”,真正让人才工作有干头、生活有甜头、事业有奔头、前程有盼头。

(扬州市委组织部 马成)

标签:
责编:袁涛
下一篇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