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都是有惰性,物质是有惯性的。老常态的路子、简单粗放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了。”惯性思维容易束缚改革创新的手脚。当前,我们正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奋进姿态,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做示范,更须少一些“惯性”多一些“主动性”,破除惯性思维,勇担重担、勇于创新,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惯性”更多是“惰性”。工作惯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观念老化、因循守旧,接受新事物不快不主动、不与时俱进,习惯以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看问题、作决策、推工作。究其原因,更多是主观上的思想“惰性”,归根结底还是作风不够优良、能力不够过硬。如果在工作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没有“创新”,必然会陷入思维僵化、行为固化、工作机械化,在面对重点任务时难以亮出“铁肩膀”、扛起“硬担当”,稍遇挑战就想“变通”,碰到难题就会“卡壳”,进而导致工作推进不快、难有起色。
克服“惯性”关键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克服工作“惯性”,关键是要勇于跳出“舒适区”,拒绝做“佛系”干部,干事创业自觉往深处谋、往新处想,往实处抓,面对急难险重问题能够带头冲锋、勇挑重担,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美丽乡村建设,从领导干部下访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从努力建设“富强美高”新江苏到以果敢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每一个领域的尝试、每一项事业的突破,都源于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挑“重担”、敢涉“险滩”,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敢为天下先。
消除“惯性”还需多一些“韧性”。工作“惯性”本质是作风问题,有其顽固性和反复性,难以毕其功于一役。毛泽东曾指出,“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消除工作“惯性”也应如此。如果在改进过程中存在“松一松”“放一放”的心态,很容易变成“风吹墙头草、雨过地皮湿”,一阵风过后“惯性”随即“死灰复燃”。北斗团队奋斗20余载,将“中国制造”变“中国智造”,奥运健将永不言弃,在极限的自我挑战中力挫群雄、摘金夺银,基层干部扎根乡野,在“劳其筋骨”中锻炼工作本领,在“苦其心志”中铸就坚韧品格。无论身处哪个岗位,均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干好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贯穿于谋发展、做决策、抓落实的全过程,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方能以优良作风扬帆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苏州市吴中区委组织部 周云华;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管局 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