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所谓事务主义就是工作中逃避思考、不分主次、按部就班,不从原则上考虑问题,只埋头于日常琐碎事务的工作作风。基层工作中,一些干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原地打转、屡屡碰壁”,看似努力,实则忙不出个所以然来,大多是因为陷入了事务主义的怪圈,必须理性认识、极力避免。
事务主义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相比,更具有迷惑性、隐蔽性和危害性、反复性。周总理在《反对官僚主义》一文中,专门点出了“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这一问题。基层干部工作忙碌是常态,但若长时间思考缺位、机械重复,仅满足于生搬硬套、敷衍应付,往往会陷入事务主义的窠臼,不仅个人工作毫无起色,更会贻误发展机遇,侵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基层年轻干部应“身在兵位,胸为帅谋”,跳出事务主义“恶性循环”,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应对”。
基层工作直面矛盾,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还是千家万户的事。若不站稳人民立场,难免误入迷途、顾此失彼。应坚持“身入心至”,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切实把群众事当成自己事。要给五花八门的问题分分类,仔细甄别什么是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事项,把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要坚定立场、提高站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既胸怀“国之大者”,又善做“分内小事”,始终围绕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勤于练习、善加总结,是干部跳出事务主义、克服“本领恐慌”的关键一招。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下决心改进学习方法,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坚持“系统化”思维,既要看到多个问题中的主要矛盾,也要看到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在点面结合中推动问题得到解决;常做“模块化”总结,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坚持刨根问底,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使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科学规律推进。
(作者:宿迁市委组织部 唐能;宿城区埠子镇 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