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15:0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武二刚  
1
听新闻
求实须唯实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中央部署,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政贵有恒,治需有常”。在主题教育行进到见成果、出实效的关键环节,尤其需要突出“实”字导向,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仔细“探”、常态“查”,持续向问题叫板,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理论学习要“实”。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推动新时代伟大实践、引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各级党组织必须时常学、反复学、深入学,如此才能深刻领会其中精髓要义。应经常性想一想学习的针对性强不强,是否做到了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究一究学习得深入不深入,是满足于学文件、听讲座,停留于学观点、记要点,习惯于零敲碎打、蜻蜓点水,还是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验一验学习的效果好不好,能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共性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得怎么样,等等。只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弄明白,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做到真学、真信、真用。

调查研究要“实”。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围绕党中央明确的大兴调查研究12个方面主要内容,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声音,形成了系列破难求解的工作方案,成果明显。但“调研安排不够合理,问题导向不够鲜明,问题检视触及层次不深、问题整改深度不够等一般化、表面化”等现象仍然存在。因此,调查研究需持续在“求实效”上下功夫。应改进调研方式,科学合理安排调研主题、调研频次,杜绝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防止层层要材料。当加快成果转化,认真梳理调研成果,着力优化提升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切实发挥好调研优化决策、改进政策、促进工作的作用,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问题整改要“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问题整改不仅是查漏补缺、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作风的过程。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还是要看问题剖析准不准、整改措施实不实。当仔细“探究”问题的产生根源,发掘问题产生的最底层、最本质原因,靶向施策、标本兼治。坚持以严实的作风、坚决的态度,动真碰硬、啃“硬骨头”,严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警惕问题整改“简单化”“走过场”,避免脱离实际、避重就轻,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坚持开门搞整改,动态整改销号、深化专项整治、持续跟踪问效,推动问题整改真查、真改、真落实,切实将“问题清单”变成“成效清单”。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主题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当始终坚定“实”的导向、秉持“实”的态度、丰富“实”的举措,查漏补缺、补短求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心、走实。

(作者:武二刚 张家港市锦丰镇)

标签:
责编:袁涛
下一篇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