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勇于担负起新的使命,坚定信念,身体力行,从最基层处开始,于最细微处着手,畅通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毛细血管”,汇聚文化传承发展的强大合力。
开出“好处方”,注入文化传承“强心剂”。“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如仁爱孝悌、温良恭俭、信义为先等传统美德,一旦缺位,将会造成精神的空虚和道德的失序。基层年轻干部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好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思想和理念,深入农村、社区、企业、机关、学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的部分应用到城乡基层。通过弘扬家风家训、“非遗”文化进课堂、传统才艺演出等方式,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
研制“特效药”,接种文化创新“营养针”。“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年轻干部要下功夫、动脑筋,进一步盘活基层文化资源,更好地满足群众公共文化需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生产生活、道德教育,才能更好地融入现实,服务当下,展现文化的时代价值。以传统文化为支点,开拓创新,依托传统节日、传统民俗,打造楼道文化、文创市集等各类文化载体,开展群众性精品文化活动。以“互联网+”提升居民对传统文化保育和传播的参与度,通过线上展示、直播,答题互动等方式,创新文化建设新路径,提升地方文化的影响力。
谨防“中梗阻”,服下文化自信“定心丸”。“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从“田园牧歌”到“国潮澎湃”,从故宫文创扬帆出海到北京冬奥“冰墩墩”火遍全球……文化的发展需要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化走出去是重要一步。在特色文化建设中,不应仅仅追求“特色”,而应将关注点放在提高民生水平和发展质量上,避免产业割裂、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等“中梗阻”。要因地制宜挖掘提炼传统文化元素和民间故事,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开发特色文旅线路、文创产品,开设“精品课堂”、推进重大文化工程,促进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助力文化自信自强。
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活力因子。年轻干部要勇抓时代机遇,扛起“新的文化使命”,用传承激活文化生命力,用创新增强文明创造力,用传播提升文化感染力,让文化建设的“毛细血管”畅通发达。
(苏州市相城区漕湖街道组织人事办 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