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综合考核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评判器”,也是检验各级干部担当作为成效的“识别仪”。要更好发挥综合考核引领高质量发展“指挥棒”作用,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持续释放考核激励鞭策效应,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树好“风向标”,在指标设置上体现科学化、系统化、精准化。综合考核是“全面检验”“集中会诊”,涉及事项面广量大,要坚持考大事、考要事、考实事,体现现代化建设内涵,契合高质量发展要求。要提升“精准度”,坚持上级强调什么、部署什么,就考核什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破“唯GDP论”,以高质量标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控制“容纳量”,优选支撑性、关键性指标,既全面承接“国评”要求,也结合本地实际优化“考题”“考点”,构建可观测、可预警、可验证、可反馈的指标体系,增强考核指标的牵引和撬动作用。要用好“称重衡”,综合考虑指标的权重分配,凸显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由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率转变,要兼顾差异化,分级分类考核,设置“基本分”“加减分”,让“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实现“考绩”向“增效”递进。
注重“多维度”,在考核方式上体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综合考核是对一个地区全年工作的综合评判,必须客观、公正,确保权威性和公信力。要注重“全员”考,“一盘棋”部署、“一条心”推进。牵头单位要吹起“集结号”、打响“发令枪”,全面动态掌握指标实绩实效;实施单位要绘好“作战图”、编好“训练册”,做好组织实施和指导;责任单位要提振紧张快干精神,拿出靶向发力措施,做好沟通衔接文章,全力以赴冲刺目标。要注重“全程”考,把赛道拉满全年、把“比学赶超”抓在平常,锚定全局、聚焦阶段,形成“月度比值、季度比质、年度比效”的“全程画像”模式,全方位“把脉问诊”发展实绩。要注重“民意”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敢于晾晒工作实绩,主动邀请群众当“考官”,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检验工作成效。
做实“后半篇”,在结果运用上体现导向性、激励性、约束性。绩由事考、人以绩论,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是激发干事创业的原动力。要强化综合分析研判,深层次分析考核得分背后的个人贡献和集体力量、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显绩和潜绩、发展增速和质效,考准考实领导干部政绩。要注重加强结果反馈,既肯定成绩,强化示范引领、典型带动,也指出不足,推动各责任主体对照“成绩单”对标找差距、提档争进位。要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不断探索和发挥考核的“预警”功能,帮助干部找准发力点,克服“畏难情绪”,用好短训集训、谈心谈话等方式,避免“破窗效应”,杜绝“躺平思想”。要动真碰硬奖优罚劣,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以鲜明用人导向激励广大干部“竞相奔跑”。
(作者:陈浩伟 张冰 盐城市大丰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