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各地应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全方位引才、全链条育才、全天候留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技能支撑。
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必须加大高技能人才招引力度,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动力。紧紧围绕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以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推动人才专业专长与地方实际需求相互匹配、人才队伍建设与城市发展布局高度融合,实现人才需求侧与城市供给侧“双向奔赴”。树立全球化视野,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打破职称、地域、身份等制约,通过产业项目引才、科创平台引才、品牌活动引才,不求所有但为所用,柔性引进各类技术人才。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产业黏性、人才流向进行精确分析,加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性研究,在招才引智上大胆投入,在配套政策上积极创新,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下万年松。高技能人才培育不能“大水漫灌”,而应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个人特长特点做到“精准滴灌”。依托名校名院名所优势资源,发挥科技镇长团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共建产业研究院、企业实验室等形式,联合攻关“卡脖子”难题,协同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人才资源、创新成果集聚。坚持前瞻性思考、系统性布局,将高技能人才放到重点领域、重要项目中使用历练,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助推创新创优、成长成才。聚焦人才发展全生命周期,邀请行业内权威专家培训授课,组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让高技能人才“高”起来、“能”起来。
留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优质的人才发展环境是高技能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的重要保障。须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制度,定期召开高技能人才座谈会,倾力解决人才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健康等问题,为高技能人才松绑减负。创新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不断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实行年薪制、协议薪酬、股权激励、项目分红等激励方式,最大限度把广大高技能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让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
(淮安市清江浦区委组织部 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