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政绩考核新路径,多维度刻画干部政绩“立体像”,让干部干有方向、做有标尺。但是,少数地方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忽视那些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考准考实干部“潜绩”,应通过优化体系、鲜明导向、改进方法,把那些扎扎实实打基础、默默无闻作贡献的干部识别出来、使用起来,让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
多项指标量“潜绩”。重视“潜绩”就是不逞一时之强、不贪一己之功,顺应人民群众需求,关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既关注主要经济指标、重点工作计划、重大工程项目等“硬任务”的完成进度,也增加就业率、困难群众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指标,以及政治生态、营商环境、文化传承等“软实力”的分值,努力做到“显功”“潜绩”一起看、同步考。针对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多一些个性化指标,少一些笼统化标准,多一些差异化权重,少一些同质化条目,有效区分已有基础与当下成绩、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让“潜绩”显露出来、更易把握。
多维方式考“潜绩”。“潜绩”的内在属性导致其难发现、难考评,因而考核方式不能只顾一时、不顾全程。应坚持“深入考”,多下基层问情况,多到一线察实情,重点了解干部工作思路、精力投入、攻坚成效,既看“干了什么”,又看“干成了什么”,更看“留下了什么”,做到“见树木又见森林”。坚持“综合辨”,通盘考虑前后历任班子贡献大小,精准把握左右邻里竞相发展势头,透过“实绩全景图”“趋势变化图”“横向比较图”,综合研判考核对象是贪一时之功、好“显山露水”,还是心谋长远、不图虚名,是处处以群众利益为中心,还是谋一己之利、搞“自我包装”,精准甄别干部“潜绩”。
多元主体评“潜绩”。考准考实“潜绩”,必须让知情人评价、让专业人打分。应把政治素质好、责任意识强作为基本准入条件,及时将了解中心工作、精通考核政策、熟悉指标内涵的人员吸收到考评队伍中来,把专业人才优势转化为政绩考核效能。人民群众是“潜绩”的最终受益者,也是最公正的评判者。要把评判的“话筒”交给群众,建立民意表达和群众参与机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市场主体、服务对象、群众代表“打分评价”,充分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让群众的“好差评”成为“潜绩”的“度量衡”、干部的“正衣镜”,确保政绩考核考出真效果、考出好干部。
(无锡市滨湖区委组织部 沈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