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奖。科研工作是“从0到1”的突破,更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踏上新的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应保持追“星”的正确姿势,从国家栋梁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坚定的信念、踏实的作风、优良的品德,吹响接续奋斗的号角,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答卷。
永葆“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赤子情怀。“殷殷爱国情,拳拳赤子心。”钱学森怀着“要用学到的知识帮助中国进入世界强国”的抱负,冲破艰难险阻,回到祖国怀抱,投身“两弹一星”伟大事业。李四光为了“国之大者”,将根扎在艰苦地区,终摘“中国贫油”的不实帽子。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艰辛探索中,爱国主义始终是精神之核、动力之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以满腔热血践行报国之志。奋进新征程,党员干部应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赤子情怀,自觉把人生理想、个人追求融入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时代需要之中,矢志不渝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面对艰难险阻,能够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斗争考验,能够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铆足“吾心信其可行、终有成功之日”的钻研劲头。“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每一次的创新成果往往要经历观察、思考、假设、实验、求证、归纳等一系列复杂过程。纵观那些取得伟大成就的科学家,无一不是有恒心、有毅力的强者。他们肯下“苦功夫”,敢啃“硬骨头”,勇攀高峰、敢为人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奇迹”。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重而道远。党员干部应保持“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磨砺成一剑”的定力,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当尖兵、打头阵,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全力答好新时代考卷。
赓续“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奉献精神。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背后承载着科研工作者的倾力付出。“用一生践行航空报国”、“科研工作是崇高的事业,值得用一辈子去追求和奋斗”,这是顾诵芬、王大中两位院士的夙愿,也是他们的人生写照。他们不仅是新时代最闪耀的“星”,也是最低调的“星”。正是无数个像他们一样埋头耕耘、无私奉献的大国工匠,推动了我国国防、农业、医疗等领域的飞速发展,挺起了中华民族坚硬的脊梁。国家发展、民族进步,需要千千万万前仆后继的奉献者。党员干部应明晰“看重什么、看轻什么,坚守什么、舍弃什么”,如同“苔花”一般,默默付出、不计回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南通市崇川区委组织部 杭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