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对好干部,更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基层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会说话、能办事、肯吃亏”三者缺一不可。
会说话。“话不在多而求于精,言不在美而贵在实。”党员干部的言谈举止不仅展示出个人的人格魅力,同样也树立了党政形象。开口能说是新时代赋予党员的要求之一,党员干部要通过历练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服务社会提供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手脚不净,形象不好,在人前缺乏正气。”“说话”要通俗易懂。党员干部向群众宣讲党的路线方针,党员干部会不会说,会影响群众对政策的认同。党员干部在与群众交流时不能端着官腔,要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话语和群众交流。“说话”要贴近群众。党员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时,要带着对群众真情实意的关怀,倾听群众的心声,可以和群众讨论他们关心的衣、食、住、行、就学等话题。从交谈中了解到群众的需要,有利于以后开展工作。“说话”要真诚实在。党员干部要真诚对待群众,放下架子,多亲力亲为,用一颗真诚的心打动群众。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群众,与群众话冷暖、谈心声,做一个“会说话”的党员干部。
能办事。干部,“干”字当头。光说不干,纸上谈兵可不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干部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我们要时刻记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员干部要有担当,起到表率作用,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干部作为人民公仆,要有担当和责任感,有事情来临时不能想着退缩,躲避麻烦。党员干部应该有所作为,不干事的干部会被群众戳脊梁骨的。既然做干部,那么就应该担负起相应职责,不让群众失望。党员干部要经历四个阶段:首先要提高觉悟,想干事;接着要锤炼本领,能干事;之后要砥砺品行,干成事;最后要加强修养,不出事。这实际就是要求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承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交流时真正了解到群众所需,多为群众着想,解决群众面临的问题。作为干部不应谋私利也不应享清福,应该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也要严格规范自己,抵制金钱的诱惑,不忘初心,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干部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增强本领。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又善于化解矛盾和问题。
肯吃亏。肯吃亏的党员干部不是“闷声子”,也不是“糊涂”,他们只是愿意为了群众的利益,肯吃苦多付出。他们发扬了“为政以德”、“情系群众”等优良品德,他们多为群众着想,反过来,大家也会体谅他们,对他们心服口服。吃亏是福,这话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会很难。但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做到能吃亏,一个干部如果在个人利益上不肯吃一点亏的话,那么在群众眼里他会是个斤斤计较、心胸狭隘的人,群众也不愿意信任他。事实证明,不肯吃亏的干部很难开展活动,也难以把棘手的事情处理好。党员干部为群众利益吃亏受累,正是从细微处体现了党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村委会办公楼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写的“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他也在平常工作中践行着这句话,为群众着想,肯吃苦,能吃亏。他说:“父老乡亲实心实意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我其实不吃亏!”我觉得干部要转变作风,多些像李连成这样能吃亏的干部。人心是杆秤,对于那些肯吃亏的好干部,人民群众是不会忘记的,群众也愿意信任他配合他开展工作。
(作者:陆美娟,南通市崇川区狼山街道曹公祠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