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下基层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找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用以推动工作实践。如果调研作风不扎实,就会违背调研的初衷,失去了调研的意义。这样,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影响工作开展。
调查研究就要看真相。“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为使调查研究取得实效,就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这样才能发现在机关里难以听到、不易看到、意想不到,但又非常重要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中央八项规定明确要求,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不能走马观花、雾里看花式地看看、转转,不能只依赖他人提供材料,甚至只是在网上摘来摘去,做表面文章。而要坚持求真务实,下马看花、过细看花,抓住实质、有的放矢、注重实效,反对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浮光掠影。
调查研究就要听真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看和听,是调查研究中最直接的手段,再辅之以其他必须的办法手段。通过自己看,了解观察情况可能还不够全面;必须通过自己听,当面直接倾听百姓心声。调查研究过程中,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会喝“大碗茶”、常坐“小板凳”,让群众感受到干部与自己“心连心”、“零距离”,他们才会说出心里话,才能全面了解掌握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调查研究就要转作风。作风不实,一切不实,不确定“实”的基调,一切终归为零。调研的出发点要实。调研是为了工作,不是为了做样子,没有调研的需要就不调研。多一些随机走访,少一些程式调研,调研的结果才能更真实、更有效、更有指导意义。调研的对象要实。面对上级领导调查研究,下级单位要实事求是,杜绝造“盆景”、搭“花架”,蒙骗上级,导致调研结果失真失实,影响上级做出正确决策。
调查研究是谋事决策之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就像一座桥梁,连着真知与行动,连着信息与决策,连着党心与民心。始终保持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工作作风,接地气、听真话、察实情。秉持轻车简从、问计于民的工作习惯,摒弃事事看材料、桩桩听汇报的思维方式,采取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不设路线、直奔基层、直入现场的方式进行“微调研”,一竿子到底掌握最真实的情况,这才能为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出台政策等提供事实支撑和民意基础。
(作者:姜理想,泗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