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地平线】听·见︱“老师”凭啥成了“万能称呼”?
2024-04-19 18:46: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苏立心

一个有趣的现象:打招呼称对方“老师”,正越来越多,也似乎越来越时尚,且大有冲破地域区分、职业界限和年龄差别之势。

可不是,学术界有“各科老师”,媒体圈有“媒体老师”,理发店有“托尼老师”……似乎,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工作者们,都在被人们称呼为“老师”。

倘若不信,不妨试着打开社交平台搜索“老师”二字。或许会发现,从备注到标签,从私信到群聊,从称呼别人再到被别人称呼,“老师”的痕迹比比皆是。

那么,“老师”凭啥成为“万能称呼”?为何“老师”的适配度如此之高?

“老师”一词,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左氏传》,“老师费财,亦无益也。”译为:“双方囤兵日久耗费资财”。这明显与现在所说的“老师”关联不大。

再从字形上看,师的繁体字为“師”,左边的偏旁叫垖(读作dui),土堆的意思,右边的“帀”为“匝”的本字,表示环绕、包围。朱熹《周易本义》释“师”为“兵众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何晏曰:“师,军旅之名,故《周礼》云:两千五百人为师也。”彼时,“师”多泛指军队。

而后,“师”逐渐延伸到其他领域,用来指代受人尊敬、有学问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在《师说》中,赋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责。在古代,“天地君亲师”为人之五常,师为其一。足以见得“师”的地位是何等崇高。

直至近现代,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人们开始把老师当成了掌握某种专业技能的人。

事实上,见面互相称呼的变化,也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变。譬如,一些地方曾经流行称呼“师傅”,一些地方曾经习惯称“大哥”大姐”,等等。

称呼看似容易,背后实则有大学问。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有着几千年的尊师重道之传统。重视称呼也是一种礼仪,更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教养”。

不可否认,“老师”这一称呼,既尊敬又不失亲切,有钦佩还接地气,适合很多场合与环境。与此同时,“老师”除去了政治、经济、阶级等因素,让社会各界的交流方式更尊重也更平等。

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以“老师”互称未尝不可。

另一方面,称呼别人“老师”除了尊重之外,或许还有一层虚心请教、学习的意味。也可作为一种谦卑之词。

步入社会,对于初次见面的人,无法判断其身份、职业和年龄等具体信息,倘若冒昧称呼,或许会弄巧成拙,让双方都陷入尴尬。

这时,“老师”作为一种尊称,也刚好对应了“先入门为师”的说法,以及韩愈《师说》中“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自然称得“上乘之选”。

加之,当下涌现不少新就业形态的一批新职业,短时间内,他们或许无法像传统职业一样,具有明确的称呼。在这种情况下,“万能称呼”应运而生。

“老师”俨然从一个职业称呼变成了一个适用人群广泛的身份符号。

前几日,有一则“40岁农村大叔用两把刷子发明单手扫地机”的短视频火了。毋庸置疑,这位40岁的农村大叔,一定是“高手”,也必然称得上“老师”。如今,在互联网的助推下,类似的故事随处可见。

其实,认真生活、认真学习、认真工作,真诚待人的每一个人都值得一句“老师”的称呼。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而尊称为“老师”,又何尝不是别人对你对人对事的一种肯定,甚至是一种赞许,也更是一种期待。

“老师”成为“万能称呼”背后,也传递出全社会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

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世间的一切,用一颗真心,去换另一颗真心,以欣赏的眼光,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将心比心、互帮互助,漫漫人生路,才会与更多良师益友携手前行。

标签:老师;职业;大叔
责编:厉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