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乐樵苏
“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制热温度设置不高于20℃,用电高峰时段设置在16℃。”近日,全国多地发文,倡议机关单位绿色办公、节约用电,引发社会关注。
眼下,受新一轮强冷空气影响,各地迎来“断崖式”降温,供电供暖面临“大考”。据新华社报道,截至12月13日,今冬全国电力负荷已两次创迎峰度冬历史新高,预计后续还将突破纪录,用电负荷较去年同期可能增加超1亿千瓦,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由此可见,节电倡议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共赴的一场“硬仗”。
调查数据显示,机关单位的平均用电量往往高于居民住宅,因配备了电梯、电脑、空调、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成为高能耗的“用电大户”。每逢夏季、冬季,又因增开空调,进一步加大了用电负荷。以冬季为例,随着户外温度持续走低,不少单位都将空调温度设置在了24℃,甚至更高。对照此次倡议中提到“冬季控温在20℃”,确实存在一定差距。
空调到底开多少度合适?201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明确,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供暖温度不高于20℃。那么,空调温度与用电负荷之间又存在着哪些联系?有媒体给出这样一组数据:当夏季环境温度为38℃时,空调温度设置每提升1℃,用电负荷降低约7-8%;当冬季环境温度为1℃时,空调温度每降低1℃,用电负荷降低约6%。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用电量较大的机关单位而言,节省下的电力资源还是很可观的。
事实上,冬天的室内气温在20°较为适宜,显然,把办公室、办公区的空调温度设置到20度以下,也并不会因寒冷而影响办公。况且,医学专家也给出提醒,冬季室内温度并非越高越好,若室内温度过高,还容易引发“暖气病”等。
再看倡议中的其他内容,还包括:减少照明时间和数量,出门随手关灯,杜绝“白昼灯”“长明灯”“无人灯”;低层办公场所倡导使用步行梯,减少电梯使用;减少夜间景观灯亮灯时间或暂停使用夜间景观灯等等。从中不难看出,节能条目逐一细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当然,我们也期待机关单位将倡议落细落实,以铢积寸累之功,从“用电大户”向“节能大户”转变。
当前,节能减排倒逼社会转型发展,低碳的生活方式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但观照社会现实,离开办公区域不关电脑、不关灯,低楼层也要乘坐电梯等现象还是存在的。虽然此次倡议要求机关单位带头示范,但低碳节能还需全民参与、踏实践行、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