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听·见丨报考人数再创新高,升温的“考公热”怎么看?
2023-10-28 19:11: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图片来源:中新社

新江苏评论员 苏新宇

又到一年考公季。国家公务员局于近日公布了本次国考报名和资格审查情况。今年共有303.3万人顺利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这是历年国考招录中资格审查通过人数首次超过300万大关,创下新高。江苏最热岗位报录比达到2316:1。

一直以来,公务员考试都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资料显示,自2009年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00万,此后十余年,国考报名人数都保持在百万以上。从近两年数据上看,2021年国考共有157.6万人过审,2022年国考共有212.3万人通过报名资格审核。不得不说,“考公热”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连年攀升。

面对汹涌的“考公大军”,不少网友戏言“宇宙的尽头是编制”“月薪2万,难道不如考公上岸?”“大城市拿着高薪,爸妈依旧劝我考回县城公务员”。为何考公热能够持续这么长时间,而且愈演愈烈、居高不下呢?

据称,“稳定”是不少人选择考公的基本答案。不少人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在加班文化、裁员、收入不稳定的就业市场映衬下,机关事业单位因其福利好、稳定性高成为年轻小伙伴心中的“模范雇主”,进入体制内的执念愈发强烈。为保证生活稳定,他们期待考上编制来对冲各类不确定性,职业偏好从90年代的“下海潮”转向“考公热”。

此外,“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有高校辅导员坦言,“一些家长对于体制内‘铁饭碗’岗位的热爱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在大多数父母眼里,公务员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工作选择,子女考上编制后,其心理也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部分高校也会将考上公务员的同学作为优秀毕业生进行宣传。在同辈压力和家庭成员的要求下,客观上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考公。

当考公这条被寄予厚望的“避风港”成为千军万马要过的“独木桥”,社会公众又该如何看待不断升温的“考公热”?

一味批判、妖魔化“考公热”并不可取,高质量发展的国家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从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来看,招录岗位的学历门槛不断提升,高学历人才需求量在加大。在整体招录人数扩大的情况下,要求大专学历为起点的岗位逐年减少,要求硕博高学历人才的岗位数量和计划人数大幅度增加。

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治理、科技创新等领域都在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难题,体制内同样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的加入。“考公热”有助于国家从更大容量的“人才库”中遴选出适合的精英。当那些与国计民生高度相关的领域有了青年才俊的不断奉献投入,我国发展才能更好地跃上新的台阶。

与此同时,处在择业期的年轻小伙伴应当意识到,工作好不好,最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要看是否适合自己。公务员纵然有千般好处,但其工作环境、职业特性、薪资待遇等不一定能让所有人满意,选择辞去公职重新“入海”的也大有人在。总的来说,理性评估个人能力、性格、优势,并选择更加匹配的行业和岗位,才是最优的人才配置方案。

当然,全社会应该营造包容、轻松的氛围,开辟更多的职业新路,让年轻小伙伴拥有敢于尝试不同职业发展路径的“土壤”。相关职能部门更应拿出实际举措维护广大劳动者正当权益,净化就业市场环境,当所有人都能在各自岗位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考公热”自然就会降温。

标签:
责编:孙晟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