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正视“无痛手写”之痛
2024-03-22 15:55: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打开电脑软件页面,复制粘贴电子版文字内容,填入纸张长宽等数据,勾选想要的字体,短短几分钟,一页看起来十分自然的“手写稿”就此完成。一款名为“写字机器人”的仿手写产品近日在多地热销。一些基层工作人员表示,双手忙不过来,只能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无痛手写”。

依靠“无痛手写”,基层人员无需再花费时间精力承受手写之痛,表面上确实减轻了负担,但值得深思的是,把科技手段用到应对工作任务上究竟对不对、该不该,这一“怪象”为何会出现?其热销背后折射出的基层之需、形式主义之痛,更值得我们正视、重视。

要看到,很多基层工作者用“写字机器人”代劳有被现实所迫的压力与无奈。在无纸化办公时代,手写材料虽仍有其必要性,但在一些单位和部门,手写材料逐渐异化为形式主义,甚至凡事都要手写。比如,过度要求手写材料,设定不合理量化考核指标等。此前,饱受诟病的“教师教案必须手写、达到规定字数,甚至需要有二次修改的痕迹”“村干部必须手抄普法笔记”“机关单位必须手写理论学习笔记,每年至少检查两次”等,都是这类问题的表现。

手写材料背后的形式主义考核,不仅白白增加被考核者负担,还导致为了应付考核而进行的形式主义工作,消解基层工作者的干事创业热情。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一对孪生兄弟,以各种手写材料来考核工作,只看表面上写得好不好、多不多,动辄就讲严格考评,而不是深入一线真正了解工作实际,本身也是一种官僚主义。因此,若想治理基层考核中的“手写癖”,关键要从根本上革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维,在推进工作时,讲求实事求是,讲求实际效果。

党中央明确要求、反复强调为基层减负,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经过不懈努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已成为各地区各部门抓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工作,但也要清醒看到,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变异性等特征,需要我们拿出钉钉子的韧劲,紧盯形式主义老问题和新表现。只有建立起重能力、重实际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减轻基层人员负担,减少用“写字机器人”代劳的“怪象”,引导基层人员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上来。(魏晓敏)

标签:
责编:孔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