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2024年3月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 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通知强调,要确保中小学生课间正常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到户外活动和望远。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现下降趋势,近视低龄化态势得到缓解。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总体近视率较2021年(52.6%)下降0.7个百分点,与2018年全国近视摸底调查结果(53.6%)相比,下降1.7个百分点;在已经近视的学生中,轻、中、高度近视分别占53.3%、37.0%、9.7%,高度近视比例降低,我国近视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守护好儿童青少年的美丽“视”界,就是呵护好儿童青少年的“心灵之窗”。保护儿童青少年的视力,是家庭、学校、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已经开展多年,只有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都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方能不断推动近视防控工作深入开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正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孩子需要奔跑跳跃,需要放松双眼,需要阳光雨露。困在教室里培养出来的往往是越来越多的“小眼镜”。去年年底,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随即明确表态,将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事实上,每进行45分钟的学习后,休息10分钟,这样可以让眼睛的睫状肌得到放松,减少近视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四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提到,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到户外活动和望远,缓解视力疲劳。而落实30分钟大课间,则是对提升孩子们课间质量的又一次强调与重申。
“一分预防”强过“十分治疗”。当下,我们应该从幼时起,让孩子的日间户外活动时间得到充分保证。此外,也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督促孩子养成规范读写姿势、注意用眼时长、定期筛查视力等,将近视防控战线前移至学龄前。
必须看到,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不仅是一个卫生健康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多方协同、精准发力,我们才能为孩子们的眼睛健康撑起一片蓝天,守护住一片光明的未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美好的“视”界。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充分保障中小学生课间户外活动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教育部部长表示,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和充足的课间活动,采取务实管用举措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知的下发、活动的开展,是对民之所需的及时回应。相信,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定能守好孩子们的明眸“视”界,呵护他们健康成长。(陈语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