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重温“星期日工程师”
2024-02-05 17:47: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最近读到一则材料,说的是某地打造升级版“星期日工程师”——成立“共享工程师”平台,助力广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联想到改革开放初期,一批来自上海的工程师周末到苏南乡镇企业“兼职”救急,带去先进技术与经验,助力创造了蜚声中外的“苏南模式”。今天的“共享工程师”与“星期日工程师”有着异曲同工之效,重温之余带来更多思考。

比如,如何“抓人才”。抓经济要重视抓科技,抓科技首先要抓人才,而抓人才工作尤其需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面对人才紧缺这一突出问题,“星期日工程师”的出现,就鲜明体现出地方党委政府敢于解放思想、冲破樊篱束缚的胆识。要不断解放思想、解放人才,今天的高技能人才工作相较过去更为复杂,持续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束缚高技能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陈旧观念,才能充分激发工程师的创造性、创新性,孕育发展新机。

再如,如何“用人才”。虽然政府的政策支持为“星期日工程师”优化了平台环境,但这一现象的产生、具体运行过程以及利益的分配等,更大程度上是企业行为、市场行为。如今,各地都在深化区域间人才资源合作共享模式,包括挂职兼职、飞地引进、候鸟援助等,但是与苏南乡镇企业起步发展阶段的“星期日工程师”相比,在供求双方的紧密性及利益共享程度上,仍有很大不同。紧贴产业发展实际,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更好地激发企业引才动力、释放人才内在活力。

又如,如何“引人才”。在人才还不能自由流动之时,乡镇企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最大程度“引智发展”。其间体现“柔性引才”理念,在发挥人才效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引才用才成本。当下如何进一步有效推动“借智”“共享”?高校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如何更顺畅地融入企业研发中?企业内部的人才如何到高校接受培养甚至承担项目任务?继续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着力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壁垒”,才能让人才流动更通畅、更高效。

几十年过去了,今天的江苏,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工程师不再像之前那样“稀缺”,但不容忽视的是,许多产业仍面临工程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一专多能”的总工程师人才更为难得。特别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无论是破解“卡脖子”难题,还是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细分领域高端技术人才的协同和共享显得更加重要。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工作,不断探索更多引才用才模式,广聚人才并善待善用,这一群体必将成为经济主战场的生力军,为江苏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魏晓敏)

标签:
责编:孔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