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持续升温,“霸总”“暖男”“讨好型”人设深入人心,哈尔滨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性别”的城市;从一城“独唱”到南北“对歌”,“祖国各地一家亲”的花式互动每天都有新剧情,吸引全国网民“追更”……当城市开始“立人设”,文旅市场便打开“不一样的世界”。
“人设”,即“人物角色设定”。从去年文旅局长们赤膊上阵“卷代言”开始,文旅宣传中的人格注入越来越被重视。哈尔滨从默默无闻到一飞冲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与各地游客的有趣互动中,构建了一个热情好客、幽默真诚、可爱可亲的人物形象。当下,城市文旅进入IP时代,社交媒体的“造梗效应”使得“人设”成为城市IP打造的“黄金密码”。如何为城市确立一个巧妙精准的“人设”,并借此发掘打造城市文化原创IP,值得探讨。
城市打造“人设”,最重要的当然是以“人”为中心。一座城市,无论宣传片做得多么引人入胜,高楼大厦多么鳞次栉比,如果缺乏活色生香的烟火气和市井味,缺乏淳厚朴素的民风和最本真的日常,城市便空有躯壳而无灵魂。文旅本身就是以“人”为中心的行业,要时刻关注人的需求、重视人的感受和体验。这个“人”,既包括外来游客,更要指向本地居民。便宜的物价、幽默的方言、美味的小吃……这些富于地方风土人情而又接地气的展示,正是打造“城市人设”的较佳方式。我省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底蕴和禀赋,也有知名度和辨识度较高的文化IP,但大多停留在“低调平实”的层面,缺乏触动人心的“爆点”,如何打造更具人格化、参与感和趣味性的城市“人设”,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从“有淄有味”到“滨至如归”,不难发现,能否放下身段、主导议题、讲好故事,为人们提供情绪价值,是城市“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哈尔滨从老工业基地一夜成为“网红”,文旅部门的用心策划固然是源头,但全国人民乐见其成、争相奔赴所推动的集体叙事,才铺垫了城市“出圈”的民意基础。虽然历经淄博、哈尔滨等地多次实践,“宠爱游客”叙事模板的传播效应也许在未来会有所降低,但树立“放低身段”的姿态,以真诚赢得消费者的心,仍然是可以运用的普遍法则。
立住“人设”,更须修炼内功。“人设”容易树立也容易“翻车”,如何将“人设”化为口碑和品牌,则需久久为功。哈尔滨火了之后,政府力保明码标价、诚信待客,对曝出的宰客行为严厉惩治,以及“把机票价格打下来了”“增开高铁和普速列车”等一系列行动,不仅满足游客所需,更进一步引导和创造了需求,值得借鉴。当然,在“掏光家底”的豪爽和“非常态化”的巅峰体验之后,如何由外到内打造更丰富的文旅产品,提升城市人文环境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对每一座“网红城市”来说,都是一道思考题。
新年伊始,文旅市场就迎来势头强劲的“开门红”,提振了市场信心,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动力和契机。期待我省各地“脑洞大开”解锁文旅出圈新思路、新玩法,破解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密码”。(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