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省委书记信长星强调,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加扎实地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始终将其作为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伴随着一连串亮眼的数据,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也在点滴之处折射出温暖的“民生温度”。“城镇新增就业138.3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32万元和3.05万元、增长5%和7%”“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07∶1”“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量居全国第一,普通高中录取人数为近十年新高”“基层卫生健康发展综合水平位列全国第一”……透过这份“成绩单”,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有声,点点滴滴的民生小事,让高品质生活变得更加立体多维、可亲可感。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虽宏伟远大,但又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各级党员干部当铭刻在心。一件件民生实事中,蕴含的是发展的温度、治理的精度。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落实到行动上,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心坎上,就一定能让人民群众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看到,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等目标,已经被郑重列入今年工作的“计划书”和“任务图”中,进一步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让社会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众。
越是锚定目标,越要脚踏实地、务求实效。“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这不仅需要聚焦老百姓真正的操心事、烦心事,而且要瞄准民生工作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聆听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着力稳就业促增收,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深入开展健康江苏建设,强化“一老一幼”服务工作。今年的12类55件民生实事已经“上新”,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坚决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好,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把一个个民生难点变成民生亮点。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就业、上学、养老、看病等每个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日常,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民生工作的方向。新的一年,我们要秉持更加坚定的信念、践行更加务实的作风,在日拱一卒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扎扎实实的成效绘就“幸福底色”。
天气虽寒、望春则暖。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道路上,跑出新速度,让发展更有质感、更有温度,让群众不断看到变化、得到更多实惠。勤劳的江苏人也必将元气满满地奔向新征程,书写更加耀眼的“答卷”!(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