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是否应该开放”的讨论声浪里,近日,苏州大学官宣“苏大夜校”正式上线,29门课程可选,招生对象为18—55周岁的成人。学校官微正式发出消息后,12小时内报名人数达千余人。
相对于社会上的夜校机构,高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学习环境,开设夜校更有天然优势。苏州大学此举是在打开有形校门基础上的深层开放,是高校开放包容精神的有力彰显。
公立大学的建设依托于公共财政,本就属于公共资源,负有一定的社会公共服务之责。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高校为保障师生健康实行封闭管理。疫情防控转段后,有的高校渐渐向社会公众打开大门,有的却依然“闭门谢客”。教育部多次强调,大学校园更好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更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高校打开大门,显然是社会共同的期待。
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开放会带来管理上的压力,尤其是对校园安全、教学秩序的影响,但这并不是高校“一关了之”的理由。解答这道难题,正是倒逼高校提高管理水平的契机——优化校园出入管理制度,明确校方、校外人员等各方责任,用好预约制,设置好开放时间、人数与区域,不断提升精准管理能力。各方守好规则、互相尊重,相信可以共建、共治、共享美好校园空间。
元旦前夕清华、北大官宣推进校园开放,南京大学校园寒假对外开放参观……相信各地高校逐步打开大门,只是时间问题。不过,打开“有形”的大门只是第一步,更应畅通各种“无形”的校门。人们渴求的高校资源共享,不只是校园景观的共享,更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和文化的共享。过去,高校旁听生曾是校园独特的风景,各种名师讲座,总是乌压压挤满了人,这样的风景不应只停留在记忆里。
理想的大学本该没有“围墙”。“我家大门常打开”,实现知识与资源共享,彰显大学姿态,也应成社会常态。我们期待更多有条件的高校来抄苏大作业,办夜校“点亮”城市夜生活。当然,高校的开放还可以有更多打开方式,比如高校体育场地、图书馆的图书资源等如何向社会开放、与公众共享,期待有高校结合自身优势,给出自己的现实答案。(杨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