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过紧日子”的弦不能松
2024-01-02 17:31: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

“一钱之费,宜重宜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政治本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瑞金时的红米饭、南瓜汤到新时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我们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一以贯之。

近年来,按照中央要求,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过紧日子”,采取了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严控会议费、培训费,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保障了财政经济平稳运行和各项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省市机关通过办公用房一室多用、共享共用、公物仓资产调剂、修旧利废等“精打细算”的好做法,让原本闲置在机关角落中的沉睡资产联网共享,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灵活调配。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有的地方“过紧日子”的弦绷得还不是很紧,有的干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还比较严重,等等。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政府“过紧日子”,并不是“守摊子”,而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节用是手段,裕民才是目的。“过紧日子”也并非意味着少办事、不办事,而是要求在有限资金内,多办事、办好事。通过压减行政开支,把资金更多用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来, 让有限财力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民生效益,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严格支出管理的同时,要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努力实现管理效能和资金效益双提升。

让“过紧日子”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还需要有强有力的制度来保证。建立健全预算制度,把牢预算支出关口,使任何支出必须以列入预算为前提,做到“无预算,不支出”。建立健全财会监督制度,通过事前评估、目标管理,事中运行监控,事后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制度链条,实现“前中后”无缝衔接、闭环控制,让“过紧日子”成为常态化纪律要求。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对各种挥霍浪费行为严肃查处,依法依规开展追责问责,确保把每一分钱花在关键处、发挥最大效益。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并非一时之需、权宜之计,而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希望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将“过紧日子”养成一种习惯,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把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内化为一种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用党政机关“紧日子”换来人民群众“好日子”,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孟亚生)

标签:
责编:孔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