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做“最坏打算” 求“最好结果”
2023-12-27 09:50: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毋庸讳言,今年是面临诸多困难挑战的一年,做好明年的工作,压力不会比今年小。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我们要做“最坏打算”,求“最好结果”。

做“最坏打算”,是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的应有之义。底线思维指向“可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极限思维指向“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概括起来就是“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最好的方向努力。当前,面对客观存在、不容回避也回避不了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把问题和困难、风险和挑战估计到最糟糕的地步,才能更超前、更精准地制定预案,才能从容不迫、有效应对,争取“最好结果”。

有困难并不可怕,最大的风险是看不到风险。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强调忧患意识、底线思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策略。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随时做好“最坏打算”,在“无路可退”之处找到出路、开辟新路,我们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做“最坏打算”,并不意味着只看到问题的消极方面。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不管面对多少风浪,发展和前进始终是中国经济的基本模样。我们面临的问题困难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有待释放的活力、潜力和创造力,都是我们的底气所在。因此,我们在保持做“最坏打算”的警惕和清醒的同时,更要在应对风险中保持自信、坚定、从容,相信危中有机,善于危中寻机,努力化危为机。

“坏”与“好”是辩证统一的,困难和机遇永远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生动阐释:困难之“困”,围住的是失去生命的“木”,而不是充满活力的“树”;困难之“难”,动动“点”子、用用脑子就可能迎来“又”一“佳”境。理解个中深意,方能做好其中转化。要视野开阔,主动识变应变,避免简单套用老办法来对待新事物;要不折不扣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坚决不让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一般性问题变成突出性问题;要主动出击,充分抓住时间窗口和机遇窗口,在“稳”中找到“进”的发力点,为发展赢得新的战略机遇期。

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45年来一路披荆斩棘、破篱清障,改革已经进入“无人区”,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在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形势下,在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鉴的情况下,尤其需要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勇于斗争,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矛盾,“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在解决好一个个具体问题中积小胜为大胜,努力争取更好结果。(陈立民)

标签:
责编:孔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