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近日在北京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据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绍,“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自2020年第五阶段实施以来,进一步扩大了研究的时间、空间范围,围绕浙江余杭良渚、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29处核心遗址,在深化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整体认识的同时,聚焦关键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精心设计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5000年前,良渚的稻作农业非常发达;5000年后的今天,水稻仍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滋养着亿万中国人,良渚先民在中国大地上创造出的宝贵财富、优秀文化,仍在深深影响着现代的中国,在历史的沉淀中成为深深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神木石峁遗址这座4000多年前中国第一大城,有完整的城市防御体系,奠定了后世城市形态。中国先民所开创的辉煌的文明,璀璨的历史,是我们今天中国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大的底气和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早期文明阶段,通过考古发掘找到更多信息,可以让遗迹遗物说话;对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通过考古发掘证经补史,可以让历史更加生动鲜活。
泱泱中华5000年,孕育了数不清的灿烂文化。片片甲骨,包藏着华夏文明的萌芽;何尊的铭文,勾勒出“中国”二字最早的模样;云梦秦简中,留下了大一统起点处律法思想的赫赫威严……一件件出土文物、典藏的书籍,以时间轴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绵延传承、不断演进。
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前不久,“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何以中国”,是我们对自身文化的一次叩问和探寻,亦是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是帮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近日,系统性追溯中华文明发展历程,考古式写史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在东方卫视和百视TV首播。纪录片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最新发现,从历史的长镜头中探寻中华文明形成、发展、壮大的客观规律和内生动力,这也点燃了观众们学习历史的热情。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历史,去了解中华文明,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将变得更加坚定。
探源中华文明,凝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找寻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是更好地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明这条长河必将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