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三年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对我国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算力是重要的新型生产力,算力基础设施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对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发展成效显著。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全面启动,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从东南沿海到西北沙漠瀚海,从工业生产线到百姓吃住行,算力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算力是各国科技竞争的新焦点。日前,由中国科研团队构建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问世,其求解高斯玻色取样数学问题的速度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亿亿倍,确立了量子算力的新里程碑。也要看到,我国算力基础设施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相比,与应对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出台《行动计划》,强化政策引导、全面推动我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恰逢其时。
算力是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数之一。清华大学与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共同编制的《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称,算力指数每增长1个点,就可以带来约1.8‰的GDP增长和3.5‰的数字经济增长。基础设施作为算力的主要载体,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基础设施,完善算力基础设施大有可为、潜力无穷。《行动计划》从计算力、运载力、存储力及应用赋能等方面提出发展量化指标,为完善算力基础设施提供了方向与遵循。
当下,算力赋能千行百业正向纵深推进。《行动计划》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围绕“算力+工业”“算力+教育”“算力+金融”“算力+交通”等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推动算力结构多元配置,构建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引导推动算力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行动计划》还针对算力“卡脖子”问题,提出遵循技术、标准、产业和应用渐次导入的规律,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强调打造应用标杆,以应用促产业、以产业带应用,激发算力全场景应用创新活力。
推动《行动计划》落地实施,需要各级政府,以及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互联网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各自优势,互促互补、形成合力,厚植算力“沃土”,夯实算力“底座”,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社会高效能治理赋能。(尹贵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