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聚力兜底保障,用心用情帮扶——助力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③
2023-08-02 10:42: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高校毕业生就业牵动人心,尤其是困难群体毕业生在心理、生理、经济等方面存在一定难处,需要重点关注、重点帮扶、重点服务。一方面,相对“慢就业”“缓就业”群体,他们的就业需求更迫切;另一方面,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们的就业压力更大,更需要关怀和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就业帮扶是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举措,充分体现了制度优越性,要在政府牵头下,形成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关爱的合力,为困难群体毕业生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切实提高他们在就业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高校是毕业生的“娘家”,应树立全员促进就业的工作理念,在兜底帮扶中体现出“娘家人”的温度。当前,教育部正部署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明确提出,各高校至少为每一名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精准推送3个以上岗位。高校要切实摸清困难群体学生未就业的原因,对他们的家庭状况、思想动态、技能特长、就业愿望、择业需求等建立详细的帮扶台账,实行动态跟踪和管理服务。除了积极对接就业帮扶政策和企业招聘岗位,还应主动出击、深入挖潜,储备更多就业资源,通过因才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援助,为困难群体毕业生提供更精准的帮扶推荐。

政府作为就业工作的“牵头人”,在针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帮扶中,既要用好政策“工具箱”,也要抓住重点为企业吸纳就业提供“动力源”。当前,我省不少城市细化落实政策,出台了不少兜底帮扶方案,比如连云港为困难群体应届毕业生提供求职创业补贴、苏州对满足条件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发放1000元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等。各类帮扶补贴可以解“燃眉急”,具有现实意义,但从根本上来说,还要从企业稳岗扩岗的角度着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政策“礼包”精准发力,实现企业和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双向奔赴”。各地各部门应落实“谁提供岗位支持谁”的鲜明导向,进一步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对吸纳就业多的行业企业加大支持力度。此外,对市场化渠道难以帮助就业的部分困难群体毕业生,也要通过公益性、政策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真正做到“不落一人”。

帮扶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并非“施舍”,也不是对企业等用人单位的“索取”,毕业生和企业应在互惠互利中形成“双赢”。困难群体毕业生身上大多有着迎难而上、勤奋踏实的意志品质,是用人单位所青睐的。困难群体毕业生也可能存在自信心不足等问题,需要多方携手,帮助他们扬长补短,充分展现自身价值。一方面,应提供“离校不离线”就业服务和各类培训支持,常态化提升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应引导困难群体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职业观,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鼓励他们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领域发挥光和热,把心中的“一团锦绣”挥洒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火热的汗水浇灌绚烂的青春之花,成就无悔的精彩人生。(袁媛)

标签:
责编:孔婧
下一篇